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应对环境变化 你我共同责任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4日08:11  解放日报

  本报记者 简工博 谈燕 李晔

  城市作为人类生活的重要载体,只有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积极参与生态环境治理,才能使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有更优质的生活、才能使城市本身有更和谐的面貌、也才能够将地球家园的美好和文明传承给子孙后代。

  今天在南京举行的“环境变化与城市责任”主题论坛上,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对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隐含的三个理念基于环境视角给予充分诠释:“只有人与环境和谐的城市才能让生活更美好,只有积极应对环境变化的城市才能让未来更美好,只有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城市发展模式才能让地球家园更美好”。

  应对气候挑战:城市须加强互动

  参加本次论坛的大多数嘉宾,都搭乘了沪宁城际高速铁路。“沪宁高铁,是城市间紧密合作的一种体现。”联合国前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任执行主任莫里斯·斯特朗话锋一转:“然而,当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方面的合作成为必然趋势的同时,我们万万不能忽略,在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城市间的共同合作更为重要。”

  严峻的环境挑战面前,为什么需要城市率先行动起来?联合国副秘书长阿希姆·施泰纳抛出一串数据:当今城市消耗了75%以上的世界资源,城市居民大概产出了60%到80%的温室气体,而且城市也应该意识到:城市不再是孤独的存在,而是处在一个经济和生态的大环境当中。

  这种合作,在最近发生的美国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中体现无疑。大家都明白,尽管漏油事件发生在美国境内,但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不仅仅是对当地环境带来灾难性破坏,最终谁也无法独善其身。

  莫里斯·斯特朗谈到,各城市环境之间的关联性,决定了制定、出台政策,都不能孤立地进行,必须加强城市间的互动,分享环保经验、打破技术壁垒、推进技术转让……这些都是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支撑。

  提出“低碳世博”口号的上海世博会,创造性地在浦西园区设立了城市最佳实践区,集中了全球有代表性的城市为提高城市生活质量所做的有创新价值的各种实践方案和实物。不少论坛嘉宾对此赞不绝口,认为“很值得一看”。在城市最佳实践区的平台上,各种先进低碳环保理念及技术的运用和展示,更重要的是城市管理经验的分享,无疑为其他城市求解破题之路,提供了绝佳参考。

  “我们不能非要等到灾难发生了再作出反应,我们必须先行采取预防措施。因为社会越来越多样化,要求我们必须整体看待低碳经济及生活。”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主席拉金德拉·帕乔里介绍了与中国、印度等相关国家政府及民间组织的合作。

  绿色革命:拒绝“路径依赖”

  或许对于很多企业而言,产业由 “黑”转“绿”,意味着将背负沉重的资金压力和社会责任,但在3M全球中央执委兼大中华区总裁余俊雄看来,却是相当简单,“节能减排,一开始是省钱,后来就是赚钱”。

  3M公司从1975年开始倡导从源头消除污染,截至去年,节能减排已为公司节省了12亿美元。如3M公司交通反光标识的绿色演变,将原来生产时耗能较多的玻璃珠转变为微棱镜结构,不仅起到更强的反光效果,且能省钱……以低碳、节能为目标,3M公司生产出的创新产品已经不计其数,客户的购买需求依然存在,所以便有了省钱和赚钱的双赢。

  全球清洁消毒领域的领导者艺康公司也用事实证明,节能减排既是企业责任,却也可以有效地转化为经济效益。艺康全球副总裁、中国区董事长徐癉宏告诉记者,艺康开发的免冲洗和循环用水技术,减少洗涤程序,每年为客户节约大约52万升水;艺康的低温环保洗衣方案,仅需40摄氏度的水,却可以多洗2倍的衣服,对于一家500间客房的国际连锁酒店而言,意味着每年节省4700吨蒸汽和2700小时工作时间。

  中国本土企业中也不乏绿色案例,远大便是其一。远大空调董事长张跃在论坛上很自豪地说,远大馆仅2000万元的造价是整个世博园区内最低的。更令张跃得意的是,远大馆创造了奇迹——这幢5层楼的建筑是1天建成的,且具有9度抗震、5倍节能、20倍净化,仅产生1%的建筑垃圾——传统建筑平均产生40%的建筑垃圾!这种集环保、安全、舒适为一体的可持续建筑在未来无疑将获得广阔的市场空间。

  社会学有一种提法叫作“路径依赖”,眼看绿色革命是大势所趋,但对许多习惯了传统增长之道的企业而言,惯性的力量令企业轻易走不出去。对此,3M公司余俊雄表示:“绿色革命虽简单,但并不容易,企业光有信心是不够的,还要下决心,这个决心,便是永无止境的创新、研发和科技革命!”

  环境文化:丰富城市的精神文明

  在主题论坛的举办地南京,今年6月5日刚刚落成了全国首个“生态文明教育馆”,该馆的理念设计、资料收集、运作策划和布展全过程,都离不开一群来自民间环保组织的志愿者,多年来,他们参与了大量城市环保工作,自称为“零薪环保人”。

  同样在上海,在全国乃至世界各个城市,都活跃着这样的“零薪环保人”。他们不仅为城市未来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热情与心力,也为现代城市的精神文明注入了新的内涵。

  “一个好的经济政策就是一个好的环境政策”——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都强调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平衡、和谐共生,可以纳入到生态文明的框架中。弘扬城市绿色发展理念,就是弘扬城市生态文明的理念。上海市环保局副局长方芳提出,环境保护须依赖公众参与形成的合力。

  “也许有人要问‘我的花园还在下雪,怎么能说地球气候在暖化呢?’”塞舌尔大学总裁兼副校长罗尔夫·安托万·佩耶表示,即使没有遇上自然灾害,人们尤其是城市人,都应从身边做起保护环境,因为“这是每一个人的事。”

  在这方面,台北县县长周锡玮带来了台北县的经验:拥有数量庞大的私人交通的台北县通过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私家车出行量下降50%,公交运能却上升了50%。此外,还通过改造公园、人造湿地改善自然环境,引导居民多向公共场所活动以减少在家看电视等产生碳排放量:“让公民看到环境变化能使其加深印象,成为环境保护的志愿者,而政府则应强化他们这种热情。”

  公众参与,离不开政府引导。中国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主任唐丁丁介绍,中国实行环境标志认证制度,引导居民选择低能耗产品,政府采购更要求优先选购绿色产品。联合国规划署前执行主任克劳斯·特普费尔表示,通过政府引导,说服公众信任绿色产品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从而引导公民环保意识提升,自觉督促政府绿色政策,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本报南京7月3日专电)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