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教师不可以扮演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4日08:16  新闻晨报

  □星期日新闻晨报记者王崇实习生 汤明洲主持人:王崇

  教育现场,充满挑战。关注教师,服务学生。

  ■联系我们:邮件:jiaoyuxianchang@gmail.com地址:汉口路300号18楼星期日新闻晨报“教育现场”版邮编:200001短信:15921511594

  (只收短信,报纸回复)

  谁将成为“教育现场·教师俱乐部”成员

  如果你是这样的教师,那么欢迎你加入星期日新闻晨报“教育现场·教师俱乐部”:你曾体验过在教育现场的快乐和痛苦,但是,你深深地知道,你的痛苦仅仅源自于你热爱教师这个职业。你是那么深切地爱着你的学生,爱学习,爱教学生涯。

  如何加入

  发短信或者邮件,告诉我们你的姓名、性别、年龄、任教学校、教学年龄、教授课目、现教年级。并告知你的联系方式。

  什么是“教育现场”

  “教育现场”希望做这样一件事:记录教育者在教育现场的感受、困惑与喜悦,帮助公众及教育者更好地认识自己,重建对教育美好的共识,推进教育的真正改革。

  如果你也是教育工作者,有实际教育现场的感受与体验,欢迎与我们联系,共同记录与倾听你的感受和体验。

  北京教师李晓敏,遇到教学生涯的第一个难题,她不知如何帮助学生规范学习纪律。无奈之下,她给学生写了一封信。信中她坦诚地表达了自己的无助,意外地收到了学生积极的回应。

  对于李晓敏,在北京举办“教学叙事”活动的吴国珍坦诚地表达,她对李晓敏没有印象了。 “参加叙事的老师太多了,这是事实,我确实不记得李晓敏。这让我开始思考高校教师如何更切实地接触一线教师,并且给她们及时的关注与帮助。我还没有想出来。不过我想这个问题提出来就已经很有意义了。我从李晓敏身上学习到:教师必须坦诚,教师不可以扮演。 ”

  本期我们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吴国珍和李晓敏所在的北京十八中副校长顾晓彬,对李晓敏的叙事进行回应。

  吴国珍(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与顾晓彬(北京十八中副校长)回应:

  星期日新闻晨报 (以下简称星期日):还记得李晓敏吗?印象中,李老师是个怎样的人?

  吴国珍:“一封家书”让我已经神会了李晓敏老师,参与我们跨校叙事的教师们留下的故事,也让我神会了许多尚未谋面的教师。而李晓敏教师是怎样的人呢,还是邀请顾晓彬副校长来回答。

  顾晓彬:我和同事们眼中的李晓敏老师,和她自己对自己的描述相当一致。阳光、豁达、好学、擅长文学的敏感气质。

  吴国珍:看她的“家书”,如见其人,文字直透心灵深处,只可意会的细腻心绪,她却能恰到好处言传给学生。

  星期日:怎么看李老师给学生写信?

  顾晓彬:李老师给学生写信,表现出了她的坦率与真诚。作为刚入职的教师,她对教师这个职业有着深深的喜爱与憧憬,但是现实与理想之间出现的巨大落差又让她的内心有巨大的失落,她不安于现状,试图改变学生与自己,但是又有力不从心的痛苦。在挣扎中,她把自己的所有的感受以书信的形式向全体学生表白,我想,敞开自己的灵魂渴求一种师生心灵的共融,这正是李晓敏作为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青年老师的可爱之处。

  吴国珍:是啊,产生奇特效果的并非是家书的形式,而是坦诚敞开的心灵唤醒了心灵。“一封家书”为何会让这些见多识广、活跃自信的学生感到从未有过的好奇、震惊和感动,是因为“家书”直透心的柔软处,让学生们显露出复归自己的真正本性的渴望,而这心之所归的体验在人生途中却又往往姗姗来迟。尽管很多老师说,我为学生操碎了心,学生却不领情,甚至反感老师的好心叮咛。而入职三个月的李晓敏老师,却有这份灵气与学生的心灵产生相互感应,真的可喜可贺!

  星期日:李老师是如何参与“教师叙事”的?这个案例在教师中有代表性吗?

  顾晓彬:李晓敏老师和我校课题组的老师一样,参与了吴国珍教师“引发教师心灵智慧的叙事探究”课题的若干次跨校活动,她每次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坦诚分享成功的喜悦,反思教育过程中的不足,吸取其他教师成功的经验。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自豪。而在本校不定期举办的青年教师沙龙的教育故事分享中,她的善感、坦率、执著深深地打动了所有的青年教师,激发了大家的共鸣。在青年班的研讨课以及听课评课过程中,也能明显感到她对教育的理解加深了,尤其相比她以前的感性,她的理性思维更强了。尽管在实际教育工作中还有很多提升的空间,但是她的职业认同有了增强,教育的技巧和方法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吴国珍:让我最感动的是,虽然跨校的相遇匆忙且有限,但课题成员以及校领导都很有心在校园升扬教师叙事的坦诚氛围。虽然教师们的案例特点各异,但李晓敏老师式的坦诚,则有相当的代表性。事实上,李晓敏老师的尝试使得她自己的内心更加坚定,更加能够感同身受学生的内心世界。另一方面,如果缺乏学校敞开心扉的氛围熏陶,“一封家书”也可能只会是李晓敏老师脑中一闪的过客。

  星期日:在参加过“教师叙事”之后,李老师有什么变化吗?

  顾晓彬:参加教师叙事之后,李晓敏老师能以一种较为平和的心态来面对学生群体中的诸多现象,包容性更强。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她能以一种更为理性的视角来看待她所从事的教育职业和她自己的教育行为。少了几分急躁,多了几分从容。

  星期日:怎么看李老师对于自己在生活中和教学中身份的区分?

  顾晓彬:李晓敏老师在生活中和教学中对于自己的身份有一个明显的区分。其实,作为“教师”的人和作为“人”的教师思想和行为上的矛盾与冲突可能正是李晓敏老师目前作为教师的痛苦根源之所在。在社会层面上,教师的职业涵盖了社会或他人对其为师的期待与规范。而在个体性层面上,教师作为个人,有着自我了解以及个性化的价值定位,这些都构成了教师自我成长的过程。事实上教师只有在对自己身份高度认同的状态下,才能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角色和使命,并为之不断努力,从而积极实现自身与外界要求的动态平衡。我认为,目前李晓敏老师正在通过自己的反思、挣扎逐渐地走向作为“人”的教师和作为“教师”的人的统一。

  吴国珍:这两者的统一太不容易了。每位教师都可能要经历分离的煎熬,有些人可能总也摆脱不了这份煎熬,只好麻木处之,或无意识陷入错误的身份认同。年轻的李晓敏老师意识到原本的自己和教师这两个角色之间存在的某种分离,光这份意识就很了不起,这份意识是指引教师身份与本质自我根基亲和的心灵烛光。

  星期日:李老师的坦诚,能改变学生什么吗?

  顾晓彬:李晓敏老师的坦诚,体现了她对学生的爱与信任。我想这是李晓敏老师今后能成为一个优秀老师的基础。

  吴国珍:是的。坦诚作为有效传达教师对学生的爱和信任的前提,是值得优秀教师用心悟出其真谛——教师和学生之间都是最真实的自己直接单纯的互动。当教师不是真实的自己而是扮演的某种教师角色,学生也就自然不是真实的自己而是扮演某种学生角色,这又谈何坦诚呢?可见,真正的坦诚是需要教师真正的身份认同来滋养的。在李晓敏老师向学生敞开“家书”的那一刻,开放的心灵收到的即刻厚礼就是教师身份与自我本质亲和的喜悦。而传递给学生的是滋养心灵的爱与信任,这也是改变学生的内在价值所在。

  星期日:在李老师的沮丧,生气以及在意他人评价的背后,是否有着一种不自信?

  顾晓彬:在这些东西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教师的拳拳之心。年轻的她甚至以一种慈母般的胸怀来深爱着她这个班集体,这四十几位学生的身上,寄托着初为人师的她的教育理想。她希望这个班级是唯美的,她几乎投入了自己的全部精力和爱,可是现实中不如意又让她有着强烈的挫败感,她感受到了痛苦。可贵的是理想和现实的落差并没有让她丧失信心,“一封家书”仿佛是她的一段心路历程向学生的表白,又好像是向过去说再见的告别书,她在否定自我的痛苦中开始了更为执著的思考和追求。

  星期日:李老师的“坦诚”难能可贵,然而在这个大的教育背景下,李老师会不会沿袭教条式的传统教师形象?

  吴国珍:“传统”可能是指李晓敏老师的“家书”让活跃的孩子安静了,让班级有序了,又很在意每位学生的学业成绩。潜台词可能还有一句:小心别抑制了学生的活泼天性和创造性。实质上,活泼天性和创造性并非浮躁、上课热闹,只有被唤醒的心灵才是最有创造性的。只有宁静平和的心灵才会给人能量和信心。李晓敏老师唤醒了学生的心灵,教师以最佳的教学状态引导学生处于最佳的学习发展状态,这恰恰是我们教育事业追求的最富于活力的生长状态。因此,李晓敏老师绝对非“传统教师形象”。然而,李晓敏老师又是既定教育体制中的帮助学生获得好成绩的传统教师形象。这个紧张每位学生成绩的形象和她的自在自我确实有距离。然而谁又不是如此呢?不都是在既定现实中不断去寻找真正的自己吗?可贵的是这种寻找自我的意识和过程,这为心灵撑起了一片绿洲。尤其要感恩的是,身为高校教育专业的教师,越普通,越不用为机构创收所负累,只要你相遇了许多像顾晓彬副校长这样的真正懂得教师特别渴望心灵绿洲的学校领导,你就能神会更多的李晓敏老师,就会有更敏锐的问题意识。总之一句话:只要你有心,就能做。我们谁都是传统的,谁都渴望心灵回归家园。在既有体制下能多点心灵唤醒的喜悦,就汲取到了滋养自我不断迎向生命存在喜悦的不竭源泉。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