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疯涨的房租是下一个“绿豆”?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4日14:11  金羊网-羊城晚报

  前一段时间绿豆价格暴涨,当时有人归罪于张悟本,也有人归罪于市场价格的炒作。这两天,发改委等三个部门公布了一个权威的答案,严重涨价的确是因为幕后有黑手在串通哄抬。绿豆这事刚完,那么在大城市里面租房住的租客们就已经感受到了不断攀升的房租,那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北京:租金高过工资

  中介一下午抬价八百监管部门不应失语

  “按照中介的说法就是,我们的平均工资是多少,他们就涨到多少,基本上让我们成为月光族”。———一名应届毕业生

  在北京,仅四五月份房租价格就同比上涨超过20%,部分地段好、交通方便的房源更是超过了50%。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北京市套均租金达到每月2792元,已经超过去年应届毕业生的月平均工资2492元。

  中介一下午抬价八百

  “你就说那房东往这沙发上一坐,天天抱个大茶杯,你没见那个场面,挺好玩。二三十家往那儿一站,三千、三千一、三千二,三千五,就那样喊,我跟你说,就这样,你不炒,别人照样炒。”———某房产中介人员

  在对北京房屋租赁市场的调查中,一直做租房业务的中介小张介绍说,房租暴涨的背后,还有中介炒作房租价格这只黑手。

  为了证实小张的说法,记者找到了中关村附近一套房子做实验。我们在网上发帖称,出租该房,租金每月2700元,要求年付。帖子发出后短短五分钟,记者的手机来电就显示有63个未接电话。打来电话的几乎全是房产中介,希望由他们租下房子全权代理。一些中介表示,可以提高价格,马上付钱。

  见面后,记者提议,让中介把价格写在名片背后,最高的写着月租三千五。各房屋争夺房源场面火热的背后,却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信息,在中关村,近段时间大部分的房屋中介,买卖成交量几乎为零。

  监管部门不应失语

  “如果市场的监管部门在这个时候失语了,不去关注,这可能就不正常,因为在它背后到底有没有幕后的推手,这至少需要一个答案。”

  ———北大法学院教授、博导王锡锌

  近日,有关部门通报多起囤积哄抬农产品价格违法案件的查处情况,多家企业存在串通涨价、哄抬绿豆、大蒜价格行为。此次房租上涨是否又是绿豆价格上涨的重演?背后是不是也存在类似问题?面对眼下已经是20%、30%,甚至是50%的涨幅,房租还会继续涨下去吗?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锡锌认为,房租暴涨首先是有客观数据支持的;而在承受力的角度看,平均的大学毕业生工资不到两千五,可是房租平均快达到两千八、两千九,甚至三千了在这种情况下,压力感就非常明显。

  之前曾有人分析,因为买房的人少了,自然租房的人就多了。而且大学生毕业,也释放出租房的要求。对此,王锡锌直言“实际上很难经得起推敲”,因为这种新政并没有带来一种总的住房需求。而且社会上缺乏真正调查之后的权威的、由市场的监管者发布的信息,数据分析主要的出处还是房地产商、中介,而房地产中介本身是这个利益链条中的一环。

  王锡锌:在记者调查里面,我觉得至少有两个问题可以证明,比如说房地产中介去抢房源,抢到房源以后,囤积了更多的房源,那么它可以待价而沽,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房地产中介,它本来是只能拿佣金的,可是现在我们记者调查里面,它其实存在转租的行为,转租的行为其实已经是违法违规的,所以这里的情形能不能从这样一些细节入手,去摸清背后的链条,我觉得是现在市场监管部门应当去做的。

  应对需求应未雨绸缪

  “如果有人去市场哄抬某个东西物价,如果政府有一些储备,拿出来是可以起到一些作用的。但今天如果我们总量的供给就是很差、欠账很多,可能就很难应对了。”

  ———北大法学院教授、博导王锡锌

  小朱去年大学毕业后到北京发展,在唐家岭租住一年,月租金500元。唐家岭改造开始后,他决定搬到六环路外、距离市中心30公里左右的马连洼。但即便搬到了这么偏远的地方,平均一个人的房租也高达1200元。

  今年3月以来,广州多个城中村进入密集拆迁期,林和村、琶洲、杨箕等接踵而来,大批原本在这个城中村居住的人流被分流出去。在赤岗的龙潭村一带,一名房东说:“都是这两三个月贵的,旁边的琶洲拆迁,就搬去仑头、北沙、赤沙,全部房租翻一番。”

  在王锡锌看来,城中村改造会释放一些租房需求,但应该说是过渡性的。因此很难说城中村的改造,能够对一个城市整体的房租产生巨大的、或者长远的影响。另一方面,像唐家岭的改造是为了民生,目的是好的。但是短期内它又会制造一些新的问题,比如说“蚁族”下一步搬去哪里?他们能不能承受那样的租金?所以这里面有一个很核心的问题就是,政策的制定可能会带来很多的影响,我们在指定政策的时候,要不要全面地评估这些影响,提供预先的对策?

  王锡锌:从长远来说,城市中的住房需求,我觉得总量应该说毫无疑问,会越来越大,所以我觉得应该未雨绸缪。除了短期的政策之外,公租房、经济适用房等等这些政策性的保障性住房,还是需要有所准备。

  据央视《新闻1+1》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