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虽然缺少父爱母爱我们同样品学兼优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5日03:57  华龙网-重庆晨报

  在学校和家人的关爱下,李欢和胡袁红进了当地名校

  胡袁红(左)和李欢分别以班里第一和第二的成绩毕业,被推荐进江津中学。本报记者 陈浮 摄

  曾几何时,留守儿童因父母长年不在身边,父爱母爱严重缺失,爷爷奶奶难以沟通,学校老师无法管教,一度成为了问题儿童。如今,随着全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爱,虽然父母不在身边的现状仍然无法改变,但他们逐渐发现自己跟身边的同学没有两样,他们同样可以品学兼优。

  江津区向阳小学6年级4班,有一半是留守儿童。今年6月,该班有12名学生通过综合考评,被推荐上江津中学的初中部,其中4名为留守儿童。李欢和胡袁红就是其中的幸运儿,她俩的综合考评分列第二和第一。

  父母打工10年 仅回家几次

  13岁的李欢,是班上“资格最老”的留守儿童。从她记事开始,父母就一直不在身边,外出打工时间已经超过了10年。

  李欢老家在江津区的吴滩农村,2岁多时,为了给体质虚弱的女儿赚钱治病,其父母到了东莞,在一家盲人按摩店打工。一干就是10年。10年间,父母只在春节期间回过家,而且几乎不能同时回来。在李欢的印象中,父母回来的次数不足10次。“每次回来,都只有零食和衣服。”

  2003年,6岁的李欢跟随外婆从农村来到城里租房读书。“妈妈说他们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所以一定要我上学。”但上了小学的李欢,因为经常生病,时常输液,学习完全跟不上。坚持了一个月后,在老师的建议下,李欢休学从学前班念起。“我跟其他同学没得两样,老师对我们的关心还多些。”

  李欢的外婆喻大春已经67岁了,老伴去世得早,她唯一的心思全都放在外孙女李欢身上。虽然不识字,无法辅导李欢的学习,但喻婆婆知道外孙女学习成绩不错。李欢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获得的奖状,喻婆婆全都整整齐齐贴到客厅的墙上。够得着的墙面全部贴满后,喻婆婆又搭着板凳往上贴,“要是贴拢天花板,那我外孙女就肯定考上大学了。”

  四五年级的时候,李欢的个头高过了外婆。“和几个同学裹得紧,贪耍得很,放学都不回家。”喻婆婆说起那段往事摇头不已。

  李欢自己也说不清楚那段时间自己是怎么了,“就是想跟同学一起出去耍,跳绳啊,逛街啊。”那时候,李欢厌学情绪很严重,回家不做作业,情绪也很不稳定。外婆说她几句,她就很激烈地顶嘴。

  数学老师聂勋珏每次接到喻婆婆的电话,都会听到哭声。“那个时候正是叛逆期,觉得外面世界很精彩,变得浮躁了。”聂老师说,留守儿童的叛逆期会提前,而且表现更为明显。“但是多给他们一些关怀,正确引导,也能很快扭转。”

  聂老师的“秘密武器”就是李欢的父母,“让李欢放假去父母打工的地方耍,体验父母的艰辛。厌学情绪很快就没得了。”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