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那一道眼神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5日07:24  解放日报

  艾伦

  在世博园采访有两个小故事。

  中午就餐时,工作人员食堂内,两位就餐者饭后习惯性地点起烟开始吞云吐雾。坐在他们身边的一位“小白菜”看到了,不客气地指出“不要在这里吸烟”。对方脸上有些挂不住,抓耳挠腮道,“我们是工作人员,何况这里又没规定是无烟区”。“小白菜”据理力争说,“公共场所不能吸烟,工作人员更要爱惜形象。”话音未毕,四周的人都抬头用谴责的目光看着吸烟者,他们不好意思地掐灭了香烟,偷偷把胸前工作人员的标识牌快速摘了下来。回望整个餐厅,的确没有一张“请勿吸烟”告示牌,但大家的眼神让吸烟者无地自容。

  下午在A片区采访,排队的蛇形围栏里,一位阿姨年纪的游客和志愿者吵架。志愿者指责阿姨乘其不备,偷偷跳进排队围栏插队。阿姨则厚着脸皮大叫,“你哪只眼睛看到我插队了,如果你有任何图像、影像资料证据证明我插队了,我给你一百万元,不然你就是污蔑我,我要向你索赔精神损失费一千万元。”年轻的志愿者被说得好生委屈,一时竟难以应答。但阿姨身边其他的游客纷纷为志愿者“帮腔”,你一言我一语地指责阿姨的言行,阿姨欲进不能、欲退不得,最后只能重新钻到围栏外。志愿者的确拿不出阿姨所说的插队“证据”,但大家的监督照样让蛮不讲理者不能得逞。

  “就算我吐痰了又能拿我怎么样”、“管理方都没规定你为什么多管闲事”……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声音。这些听上去振振有词的反问让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文明举止究竟是做给谁看的?是不是因为有标语提示,所以需要注意文明礼仪,一旦没有人监督检查,就可以 “故态复萌”?是不是因为会受到处罚责备,所以需要收敛言行,如果不会记过,就能“随心所欲”?如果对文明素质的要求并非发自内心,如果不能自觉地遵守礼仪规范,那么我们看到的“文明礼仪”只能是一种应付性质的“表演”。

  归根到底,文明举止不是做给谁看的,它应当是一个人对自身品行的要求,同样也是一个人推己及人对他人的要求。在世博园里举止文明,不仅仅是为了在国际场合 “不丢中国人的脸”,更是因为我们从内心追求更好、更文明的生活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不论是园内不文明的观博行为,还是园外“乱穿马路”、“随地吐痰”等劣习,想要禁止它们,除了管理方的提示和告知,更需要来自社会各方的监督,需要来自你我“多管闲事”的那一道眼神。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