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们亲如一家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5日07:45  法制日报

  本报记者吴亚东

  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新华南路街道团结西路社区居住着汉、维、回、哈、蒙、满、锡伯等十多个民族的271个家庭711人。该社区是上世纪80年代建成的,近30年来,这个社区各民族居民相亲相爱、互帮互助、亲如一家。

  在社区,记者见到了居民眼中的热心人毕力克孜·阿吉。毕力克孜·阿吉1992年就搬入小区。由于她的热心和仗义,居民们大小事情都会找到她。长此以往,她说:“我好像就喜欢做这些事儿,我称自己是‘闲事科长’。谁家有事了都会先想到我,甚至外出也会把家里的钥匙交给我。”

  今年5月,社区部分居民家停水,居民只能从其他居民家提水,给生活带来了极大地不便。尽管毕力克孜·阿吉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但这事还是急坏了她。她匆忙跑到自来水公司询问停水原因,在得知是因该栋楼的居民欠缴了6年水费后,她在自来水公司打出了清单,回到社区挨个找到该栋楼的居民分摊水费。

  交完钱后,毕力克孜·阿吉不辞辛苦又找了房管公司,该栋楼的居民们换装了水表,以后大家交费也方便了。

  说起这事她平淡地说:“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我觉得我还能跑。他们经常外出,也没时间,剩下的几户人也都上了年纪。这院里的事我已经跑惯了。”

  80多岁的曹哲贤和任桂茹夫妇是大院里的老居民,大院建成时他们就住在这里,说起大院里的事没有他们不知道的。“这院里有什么事大家都互相照顾,好得很!尽管都是些平凡的小事。”老人说,自己和老伴都上年纪了,身体有病,腿也不好,平时买个菜什么的住在楼下的60多岁的依明·阿吉夫妇都帮他们带回家。孩子们都在外工作,也不能经常回来,在生活上他们也照顾我们很多。平时楼上楼下的邻居们都是这样互相帮助的。

  25岁的艾克白尔·艾买提是团结西路社区的一名劳动保障协管员,他在这个大院居住了13年,从来没有听说过谁跟谁打架这样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他说:“住在这个院子里很舒服,大家关系都很好,平时没事也会互相串门,逢年过节都会互相邀请邻居到家里做客,品尝各民族的特色美食。”

  下派到天山区新华南路街道团结西路社区的金启军回忆起曾在团结西路社区工作的点点滴滴。记得在团结西路社区举行为汶川地震灾区捐款活动时,一名维吾尔族老大爷从院里急匆匆地跑出来,往捐款箱里投了30元钱。金启军说,当时他看见老大爷眼角还挂着泪,老大爷说,自己是刚刚流着泪看完电视的,一定要捐些钱,表达一下心意。

  新华南路街道办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西日艾力·吾修尔说,像这样各民族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亲如一家的事,在大院里层出不穷。搬走的老住户时常怀念这个大院,新来的住户也被大院中暖暖的和谐情意所融化。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