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城市更新改造亟须提速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5日08:17  深圳特区报

  

城市更新改造亟须提速
不少代表委员呼吁相关部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耀波 摄
城市更新改造亟须提速
一些开发商纷纷进驻老住宅区,盲目宣传、炒作城市更新。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耀波 摄
城市更新改造亟须提速
在南山区科技园高新南五路,许多白领一族都在这些路边摊档上吃午饭。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洪涛 摄

  规划国土涉及的都是“大事”,且与市民的生活密不可分。从城市更新引发的问题,到我市房地产价格增长过快,再到“问题楼盘”,今年两会代表委员纷纷呼吁相关政府部门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努力解决市民关注的热点难点。

  城市更新改造要“提速”,是今年两会代表委员的期盼。不少代表委员指出,自2004年深圳全面启动城中村改造以来,特区内外不少老村、旧工业区先后拉开旧改大幕,然而,近年来,这些旧改项目因政策、法规的不明朗及审批手续繁琐、缓慢而陷入长期“搁浅”。鉴于去年12月《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实施,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应提速提效,依法精简审批环节,加快审批节奏,敢于作为,敢于负责,使基层的城市更新改造项目能够大干快上,为城市发展和产业升级开拓新的空间。

  “问题楼盘”,让不少业主心情十分纠结。有的代表委员指出,2004年市政府为了解决烂尾多年的全市烂尾楼盘,下发了《关于子悦台等52个“问题楼盘”处理意见的批复》文件,确定全市52个“问题楼盘”,经过5年的努力,已有45个“问题楼盘”被盘活,长期影响深圳市容市貌和社会稳定的因素得以大大缓解。时至今日,尚有金利华大厦、新世界大厦、新世纪广场、富豪花园、环庆花园、邦达花园、金银城等7个“问题楼盘”因债权债务关系纵横交错未被盘活。由于相关文件已无法盘活这7个“问题楼盘”,不少代表委员呼吁深圳必须创新思路,研究盘活“问题楼盘”的新方法,对特别难的问题需要采用特别的方式方法来解决。

  建议提案中,不少代表委员发表见解,继续呼吁相关部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遏制深圳房价。

  有的代表委员强调要取缔阴阳合同抑制我市房地产价格过高;有的代表委员呼吁增加住房供给痛下决心严打囤地捂盘。

  商家热炒城市更新引发居民不满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雪燕

  去年12月,《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开始实施,这让不少开发商看到了“商机”,尽管《办法》的实施细则还未出台,但一些开发商已争先恐后进驻老住宅区,炒作城市更新,引起部分市民不满。市两会期间,郑学定等9位人大代表呼吁,要尽快出台该办法的实施细则,并采取措施制止投机商热炒城市更新。

  今年两会旁听市民郑祖华,对《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出台后开发商抢先进驻老住宅区,给居民生活带来影响感受很深。日前,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比如我所在的船步街小区,就是一个老住宅区,今年4月初开始,就有一家公司进驻,成立了一个城市更新咨询办。”

  为了弄清楚进驻的公司是否具备房地产开发的经验及资金实力,郑祖华还特意到工商局查询,竟了解到进驻的公司注册资金只有1000万。更让郑祖华不安的是,当她进一步调查,发现该公司连办公地址都没有,租用了一间出租屋作为办公室。郑祖华说:“我两次到工商所反映情况,工商所经过调查也发现这家公司没有办公地点。尽管在两会前,这家公司最终落实了办公地址,但至少在进驻小区时是这样的情况,怎么能不让人担心。”

  “问题果然来了。”郑祖华接着说,原本小区内业主之间非常和谐,但经过“开发商”的宣传游说,说什么“给你们新房住,还带电梯,还不要一分钱,为什么不住”,造成现在业主分成了两派,一些业主希望小区立即拆,另一些业主比较理性,表示要拆也要交给信得过的企业或实力雄厚的开发商,这样才有盼头。业主之间的矛盾也不断加深,过去和谐的小区现在不再了。

  船步街小区的情况并不是个案,一些老住宅区同样遇到这样的问题。郑祖华介绍说:“我的老同事罗先生就住在罗湖区大塘龙小区,他告诉我他们遇到更多的困扰。”

  根据《2010年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制定计划申报指引》规定,老住宅区改造,需三分之二以上业主同意,可进行申报。不少开发商和投机者从这一条款中嗅到了机会,开始以各种名义进驻老住宅区。据了解,为了征集业主改造意向,收集业主的身份证、房产证复印件,以便申报立项,进驻大塘龙小区的开发商可谓想方设法,不择手段,给业主送现金、米、油,组织业主到海上田园等地旅游,还到大酒店吃饭等。为了让业主签字,在小区保安陪同下逐家敲门或打电话骚扰业主。有业主向开发商咨询,“如果我们不同意拆怎么办?”开发商答复说:“那到时候就停水、断电了。”

  郑祖华对这样的状况很担忧。她表示,城市更新是一件大好事,是一项创新举措,让旧区改造和谐完成,开发商可以赢利,业主也有新屋,可谓是一举三赢。但由于现在还没有出台实施细则,业主丝毫不清楚目前自己小区在区域内的定位,也不知道小区是否属于拆除重建更新项目,加上一些“投机者”的介入,使得问题复杂化,不能再这样乱下去了。

  让郑祖华高兴的是,这一问题在两会上得到市领导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市两会后,市城市更新办负责人还专程上门找她咨询意见,调查情况,她相信实施细则出台后,所有问题将迎刃而解。

  代表点评

  市人大代表 郑学定:

  政府目前还未明确哪些老旧住宅区属于拆除重建更新项目,哪些属于综合整治类更新项目,由于属性不明,才会让一些开发商和投机者看到可乘之机,一窝蜂地拥进各个老旧住宅区,争食城市更新“盛宴”。加上一些小区物业公司,甚至居委会、业主委员会也参与其中,使得问题更加复杂。

  眼下最重要的是,政府部门能尽快出台实施细则,明确有关规定,要本着对广大业主负责保护私有财产的原则,制定更为严格的深圳城市更新实施办法,提高开发商的准入门槛。禁止开发商通过中介参与其中,以免将不合理的负担转嫁到业主身上。在实施细则未出台之前,还应该要求开发商、中介机构一律撤出小区,还老百姓一个清静的生活空间。及时召开不同形式的业主会议,做好对广大业主政策宣传工作,保持社区和谐稳定。

  城中村改造须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深圳特区报记者 蔡佩琼

  我市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各种城中村改造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大拆大建,而忽略了对历史文化记忆的挖掘和保存。市政协委员林剑锋在今年两会期间提交了《关于建议城中村整体拆迁和改造过程中应同步进行历史文物搜集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提案,提出城中村大规模整体拆迁或旧改过程,应同时建立历史文物搜集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可持续机制。

  “许多历史文物和文化遗产被发现或继承,都是近两年全市城中村大规模整体拆迁或旧改的重大项目。”林剑锋举例南方科技大学拟拆迁片区的南山区长源村麻坑窝、福光村屋背岭遗址(商周时期),以文天祥文化为传承的文氏祠(宋朝始),科技园配套片区的大冲村开丁节(元朝始)等。“这些例子说明深圳不少城中村都深含历史底蕴,藏有不少‘宝贝’,以即将整体拆迁完的福光村、杨屋村、长源村为例,就有不少深藏民间或埋藏老屋的文物与遗迹,以及后继乏人的‘舞麒麟’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可以挖掘这些资源,实现‘一村一馆’。像南山北头社区博物馆就是很好的做法,值得在全市推广。”

  “但从目前旧城改造工作的重点和方案看,基本都是围绕拆迁、补偿和城市硬件规划进行,对历史村落整体拆迁、改造中存在的文物损失,尤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失,并未出台有效抢救政策和措施。”林剑锋同时说出他的担忧。

  “我们总说要打造城市的‘名片’,其实最响亮和夺目的‘名片’就是城市历史人文的特征。城市和人一样,也有记忆,城中村作为‘老者’,更是饱含了宽广而深厚的阅历。”伍越是深圳本地人,他们村在旧城改造中被拆迁了,现在虽然住上了崭新的大社区,但这片土生土长的土地却让他感到陌生,“深圳‘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城市虽然越来越美,但渐渐找不到过去的熟悉感。”

  相对伍越,北头村民陈小姐就比较幸运,他们村在2006年建成南山区首个村级博物馆,以占地700多平方米的陈列馆浓缩再现北头村百年蚝史,让陈小姐等村民能常常到北头博物馆去看看,找寻祖先的足迹。记者在她的指引下,来到了北头博物馆,“从现在开始,拾级而上,穿过一条狭窄的时空走廊,你就走进了一座村庄的历史……”博物馆楼梯口挂着这样的牌子。黑白照片、村里第一台电视机、电话、摩托车、采蚝的连板、出海的船、蚝壳筑成的墙等一切能再现村史的物品都摆放于此。这里近千件展物大多是居民自愿捐出的珍藏多年的照片、传统的生产工具以及生活用具。并配备了专职解说员。

  “社会发展太快了,熟悉的东西在慢慢消失。缺失了历史的城市,虽然更新了,却已是千城一面。”市民宏先生表示,事实上,每个自然形成的村落,都会有自己的故事和文化,这些文化就是深圳特有的宝贵财富,希望有关部门能保护好这些财富,让我们城市的记忆更完整。

  委员点评

  市政协委员 林剑锋:

  在城市的发展中,我们除了要有高楼大厦,还要保留下文化遗产。深圳相对其他地方文化遗产比较少,除了历史原因,还有有关部门对文化遗产的保护重视不够、考虑不足的原因。为此,需要我们政府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城中村村民的力量。像北头博物馆就是很好做法的,他们村民自建博物馆,还把家里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东西捐出来,这种做法值得在城中村拆迁重建中推广开来。城中村确实也有不少值得保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我们在拆迁重建过程中,通过制定针对性鼓励方案,利用现代储存记录手段等方法实现“一村一馆”,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可以通过这些浓缩的精品穿越时光,了解祖先的发展足迹。

  各园区大众餐饮配套严重不足

  深圳特区报记者 甘霖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不吃硬是饿得慌”。对于深圳很多的白领来说,能够好好吃一顿午饭,更是关系到一天的工作状态和身体的健康。

  今年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谭仲然、陈洁和刘宏伟提交《关于城市更新改造应当充分考虑大众化餐饮配套功能的建议》,指出多年来深圳部分繁华商业区、新兴商务区、工业园区餐饮配套严重不足。在这些区域的上班族,往往会光顾一些没有卫生保障的快餐店,把盒饭吃到肚子里的同时,也许就把病菌带进身体。

  根据几位政协委员反映的情况,本报记者首先到著名的华强北商业圈一带进行了实地调查。6月26日中午12时30分许,正是吃午饭的时间,一些晚上吃饭都要排队的大酒楼和餐厅里人流很少,反倒是一些位置相对偏僻、铺面面积较小的小餐厅门店人头攒动,生意十分红火,有些小店的门口还临时搭起了小桌子,坐满了匆忙吃饭的上班一族。

  在华强北的人流中,总是能看到送外卖的伙计拎着大包大包的盒饭在拥挤的人群中穿行。在赛格电子市场内一家电脑档位的老板向记者展示了手头的一沓外卖单。“每天总是有人把外卖单塞进来。”采访的过程中,还不时有人在各个摊位之间散发外卖单。老板告诉记者,自己从来没去这些快餐店的店面看过,这些快餐店有没有卫生许可证根本不得而知,“只能吃几次试试,如果发现有问题不吃就是了”。

  福田中心区CBD,承载了深圳太多的梦想,这座城市几乎所有关于国际化的构建,都从这里出发,不断有世界500强的企业入驻,绿化树也一天天长大。然而,在福华一路、国际商务中心和中央商务大厦中间的路段,陆续来了一些流动摊贩。买烧卤饭的、肉夹馍、炒粉、凉皮,甚至还有汤圆和水果,应有尽有。

  6月28日中午下着大暴雨,但还是有摊贩撑着大伞在福田中心区2号路和4号路交界处做起了生意。卖热干面的、卖炒粉的,摊主们架好摊子就开始抡勺,不管有人没人,先炒上几份预备着,湿润的空气里弥漫着油烟的味道。12时许,写字楼里陆续有人走出来吃饭,他们大都走向附近的快餐厅,也有的去超市吃盒饭。也有不少人在小贩们的摊位上停留,5元一盒的炒粉,10元一盒的烧卤饭还很抢手。

  “电话叫外卖吃来吃去就是那几样,有限的几家快餐店人满为患,楼下的商务自助餐又贵……”一位拿着热干面回办公室的白领说,路边摊贩炒菜速度快,味道还不错,所以成了他们的“流动食堂”。

  代表点评

  市人大代表 谭仲然:

  一次次深刻的教训警示我们,政府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必须要高度重视,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同时要扶持有品牌、上规模的大众化餐饮企业,并从制度和政策方面给予充分保障。

  建议借鉴新加坡政府所采取的“食肆模式”,即在人流密集区域由政府划定独立的餐饮功能区,以食肆的形式,委托专业管理公司授权管理。在“食肆模式”中,入驻企业必须是能够满足区域内中低消费需求的大众化品牌餐饮企业,在经营资质的认定以及售卖品种、价格、品质、服务等方面有着严格的标准约束;入场企业享受特殊的租金、税收优惠政策,政府委托具有良好信誉和专业资质的管理公司进行全权责任管理;政府对于管理落后、服务较差、屡教不改的餐饮企业不予续约或勒令退场,实施严格的惩戒及退场机制。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