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防灾减灾工作存软肋 “群测群防”刻不容缓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5日15:35  国际在线

  “只听见砰的一声响,(泥石流)就排山倒海下来了,好像只有几秒钟,沟两边二十多家农户的房子就全部被吞没”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6月28日14时许,贵州关岭县岗乌镇大寨村村民李学成正和妻子在犁田。“当时只听见砰的一声响,(泥石流)就排山倒海下来了,山上的大树也被赶下来,一转眼,好像只有几秒钟,沟两边二十多家农户的房子就全部被吞没。”次日上午十点多钟,《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见到李学成时,他依然惊魂未定,“来得实在太快了,甚至没有听见有人来得及发出一声呼喊”,呼啸而过的泥石流,相距李学成只有几米远。本刊记者在现场采访时,他的犁仍然插在田里。

  “灾害发生前,当地已经连续下了好几天雨,事发前一天上午也一直在下。中午雨小了些,我们正准备回家歇歇时,灾害就发生了。”李学成这样说。

  因连续强降雨引发山体滑坡,乌镇大寨村两个村民组37户99人被埋。其中有些农户的房子基本全被泥石流掩埋。截至7月2日17时,救援人员已在灾害现场找到18名遇难者遗体,仍有81人下落不明。

  贵州关岭发生的这起地质灾害十分罕见,本刊记者在灾害现场看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望不到头的灰褐色泥沟。在这条泥沟里,仅在公路一侧找到一幢大半已被掩埋的砖混结构平房,房子半边层顶倾斜在泥土和石块中。沿着这幢房子旁边抢险人员临时铺了木板和砖头的小路向上走,只见几棵直径至少10厘米以上的大树,树冠已全被泥土石块掩埋,枝叶全无,只有树干裸露在外边。

  受持续强降雨影响,近期山体滑坡等突如其来的地质灾害在贵州、福建等部分地区接连发生。

  自6月21日起,受持续强降雨影响,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联合乡下云村陆续出现地面变形、裂缝,形成一个特大型古滑坡群体,随时可能发生大面积的山体滑坡。当地政府及时发现这些问题,通过采取堵裂缝、填水洞、排积水等措施奋力排险,将478名灾点群众安全转移妥善安置。

  在贵州、福建等地实地采访中,本刊记者发现面对自然灾害,如果缺乏预警,毫无准备只能承受灭顶之灾,而认真做好相应防御准备则可以把损失降到最低。

  “6·28”看得见的教训

  经过实地现场勘察分析,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研究员、国际滑坡委员会副主席殷跃平等专家认为,贵州关岭县“6·28”地质灾害是一起罕见的特大滑坡碎屑流复合型灾害,在贵州历史上没有记载,其识别和防范难度很大。但这起地质灾害也说明,当前我国防灾减灾工作仍存“软肋”和“瓶颈”。

  本刊记者在贵州关岭县岗乌镇大寨村采访时,多位受访干部、技术人员对“6·28”灾害中的惨痛教训作了初步梳理。

  教训一:缺乏预警、忽视苗头。贵州省一些干部和技术人员在实地察看灾害现场后认为,灾害发生之前有许多苗头和迹象,可惜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贵州省安监局局长蒲建江说,去年贵州夏秋连旱,今年春天继续大旱,久旱后必有大灾,这次发生大灾有一定的必然性。

  本刊记者了解到,在这起灾害发生前,当地已连续下了一周雨,降雨量超过300毫米,其中6月27日至28日一天降雨达257毫米,按气象部门的标准为特大暴雨,一些村民房屋出现开裂。遗憾的是其间发生的许多灾害迹象和苗头都没有引起高度重视。

  采访中,一位刚刚察看灾害现场的贵州省安监局负责同志告诉记者,这次泥石流发生的整个过程,估计只有两分钟左右,没有预警预报,村民们要逃出来基本没有可能。

  教训二:排查隐患有漏洞,预防工作不到位。从贵州关岭等地发生的重大地质灾害人员伤亡情况看,排查工作出现漏洞,预防措施没有跟上,导致伤亡惨重。据贵州关岭县委书记王猛舟介绍,这次雨季到来前,关岭县也排查了一些地质灾害隐患,县财政还拨出款项对其中三十多个点进行了治理,但对大寨村这个点却认为“没有出现明显山体开裂等迹象”,没有放在地质灾害隐患监测治理范围。坝湾村党支部书记、坝湾小学校长陈兴权反映,坝湾村岩脚组十几户农家的房子去年都出现了裂缝,个别村民的房子墙体也出现开裂,村民们向镇里反映,镇里派人看了以后就再没下文了。

  教训三:群众防灾避灾意识差,普及防灾宣传有死角。蒲建江认为,从现场观察情况看,当地干部群众防灾避灾意识普遍不强,当灾难降临时毫无防备。他说,滑坡等自然灾害虽然有不可抗性,但可预测、可预报,这些受灾村民的住房在山脚、沟谷两侧,只要前期应对工作做好了,灾害的损失还是可以减少到最低程度。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