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央11部门新闻发言人集体亮相具有制度价值

  新闻背景 据新华社报道,在中央外宣办6月30日举办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11位中共中央部门新闻发言人首次集体亮相,并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这11名新闻发言人分别来自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央台办、中央外宣办、中央党校、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和中央档案馆。

  设立新闻发言人、建立新闻发布制度,是推进党务公开、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就中共中央11个部门设立新闻发言人,7月5日,记者采访了中共北京市委党校教授罗忠敏。

  记者:在庆祝建党89周年的前一天,中共中央11个部门的新闻发言人集体亮相。据悉这11名新闻发言人“在所在部门的职级较高”,且“长期从事相关领域工作,资历较深,经验丰富”。您认为这传递出了什么信息?

  罗忠敏:这充分反映出中央对新闻发言人工作的高度重视。党委新闻发言人代表党的部门向新闻媒体发布新闻,沟通本单位与记者之间的关系、回答记者提出的有关问题,需要很高的理论水平和宣传工作能力。在众多人选中,选拔出这11名职级较高、经验丰富的优秀人才,以保证他们能够出色地担当此项重任。

  记者:“推进党务公开”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的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去年9月,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要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在党内建立新闻发布制度对推进党务公开有何意义?

  罗忠敏: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正式建立,是向党务公开透明迈出的重要一步。推行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使公共权力在公开透明的原则下行使。中国共产党是全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教育等,实施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党行使的权力很大,肩负的责任很重。如何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至关重要。而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无疑是公开透明的一个重要途径,有利于权力的正确运行。

  记者:国务院各部委以及各级政府部门的新闻发言人制度近年来得到了极大推广和完善,而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刚刚起步,困难依旧存在。您认为推进这项制度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罗忠敏:党务公开工作是一项艰难的改革,阻力、难度、压力都是很大的。推进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障碍在于一些地方、一些部门不愿把权力的授予、权力的运行以及运行结果都暴露在阳光下,接受监督。

  记者:推进党务公开不能指望一蹴而就,包括新闻发布制度在内的各种举措,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予以丰富和完善,在这方面,您有何建议?

  罗忠敏:应该指出,推行新闻发言人制度是党务公开的一项重要措施,但绝不是党务公开的全部。还必须建立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党内情况反映、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党内事务听证咨询、党组织办事公开等方面的制度。要进一步创新党务公开的形式、扩大党务公开的范围、提高党务公开的质量。

  推进党务公开是一件探索性的工作,是各级党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强化民主意识,健全保障机制,确保党务公开取得实效。推进党务公开,首要环节就是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增强民主意识。要通过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党的执政权是人民授予的,要为人民掌好权,执政权力的行使一刻也不能离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与此同时,还必须健全保障机制。一是健全责任机制。要明确各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为党务公开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并严格责任追究。二是健全考核机制。要把党务公开工作纳入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要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评优创先、提拔使用结合起来。三是健全监督机制。要由专门的监督检查机构着重对党务公开的内容、程序、范围、效果等进行检查。四是健全评议机制。党务公开工作应广泛征求和听取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使之不断改进。

  具体到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这项制度处于起步阶段,与施行20多年的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相比,需要进一步健全。比如,如何划分与政府新闻发布的职能分工?如何突出党务公开特色?如何加强信息发布的统筹协调,避免政出多门、各唱各调?这些都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