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慢工出细活”的辩证法

  俗话说,“慢工出细活”。有的事急不得,比如刺绣、丝画等精细手工制作,必须一步一步来完成,着急出不了细活、好活。在这里,“慢工出细活”包含着一种责任心强的积极心态,一个“细”字体现了工作的高标准,一个“慢”字意味着出成绩的一般规律。

  但是,对“慢工出细活”的理解不能偏颇。生活中,有的人认为“细活”都是“慢”出来的;甚至把“慢”作为躲避工作的“护身符”、“挡箭牌”,认为“干活不能太快,干完这事还有那事,不如慢慢干”。这种想法反映到行动中,表现出来的是办事不讲效率,作风拖拉,一天能完成的工作非要拖上三五天,一周能完成的工作非要用上十天半个月。

  出现这些情形究其原因,主要是有的同志错误地把时间与任务画了等号,认为时间到了任务就算完成,有了过程就有了成绩;也有的领导以“慢工出细活”的标准来评判下属的工作,下属“快工”干出的即使是“细活”,他也不认可。这在表面上看是一个工作方法问题,其实更是一个思想水平、思想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对工作、对同志不负责任,久而久之,既挫伤了大家的积极性,更养成了散漫、拖拉的坏作风。

  做任何工作都应该讲质量、求精品,但也应该讲效率、重效益。该用“慢工”的时候一定要使“慢工”,不能急于求成;能用“快工”的时候,在确保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就应该风风火火,雷厉风行。其实,“慢工”与“细活”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慢工”未必出“细活”,有些“细活”也未必出自“慢工”。

  马克思有句名言:“任何节约归根到底是时间的节约。”信息时代,“时间就是生命”。在当前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我们一定要牢牢记住“又好又快”这四个大字,用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去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只要我们讲科学、重效益,相信“快工”也能出“细活”。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