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免费教育与“财政大饼”分切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6日05:42  沈阳网-沈阳日报

  □马涤明

  吴起“人民教育免费工程”感动了全国,然而热议中也夹杂些非议和疑义,一些人士担心免费教育这样的大手笔会加重财政负担,恐难持久。而掌管分切“财政大饼”的吴起县财政局副局长朱久伟则显得信心十足:全民免费教育并不需要多少钱,吴起的地方财政“完全有能力承担”。而且吴起并未挤压其他民生项目用来独撑免费教育。

  财力殷实是免费教育的硬件,然而我一直认为,最关键的问题恐怕还不是财政资金是否充足,“充足”与“不足”都是相对而言,实际上是“财政大饼”如何分切的加减法。问题的实质是如何看待财政资金的“公共性”。

  公共财政是现代政府分配国家财富的基本理念与形式,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当然,理论上说,政府在财政上的所有支出与分配都可以解释为“用之于民”,然而在公共财力有限的条件下,如何平衡轻重缓急与社会公平,怎样处理长远发展与现实民生需求的关系,检验着政府的民本理念以及公共财政的“公共性”。

  “公共财政大饼”如何分切,反映着决策者面对各种利益时的价值取向。分切给民生的多了,必然要挤压其他方面的利益。吴起县能拿出数百万元为中小学配备豪华中巴车,接送师生上下学,县里却为此压缩了政府配车,开大会时,政府向学校借车用;这可绝不是财政殷实与否的问题,而是公共财政的支出,民生优先还是政府利益、公务消费优先的价值取向问题。

  说到利益分配与财力倾斜,不由地联想到每每都能掀起舆论潮水的“公务员超国民待遇”问题,比如公务员保障房,以及部分地方和部门预算公开后曝光的各种名目的补贴、福利性经费预算等;我们看到的都是“公共财政大饼”在体制内自己给自己分切、首先满足自己利益的盛宴。这实际上是财政的“公共性”被既得利益者给阉割了一刀,财政的“公共性”因被阉割而有名无实。公共财政越“公共”,“大饼”分切给全民的越多,越影响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说到这里我们或许该明白,为何感动全国的神木免费医疗、吴起免费教育,总是有人担忧——神木、吴起模式一旦成为潮流和趋势,必然触动一些人的“奶酪”和“大饼”,这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而由此带来的另类声音和阻力,则是最需要我们警惕的。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