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隆林县一工人遇险 四人下井营救结果只有一人生还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6日06:37  广西新闻网

  

隆林县一工人遇险四人下井营救结果只有一人生还

  出事的工地大门紧闭。

  

隆林县一工人遇险四人下井营救结果只有一人生还

  吞噬4条生命的桩孔已被重新盖上,周围拉起了警戒线。

  广西新闻网见习记者 佘鸿雁 文/图

  7月3日,隆林各族自治县车辆管理综合楼建设工地上,一口16米深的地基桩孔夺去了4条生命——一名有着多年地基桩孔施工经验的施工员,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孤身下井,他的妻子、亲戚贸然下井营救,两名工地人员又不顾安全下井救人……等消防员将他们救起,只有一名下井人员还有气息。7月5日,当地相关部门认定,这是一起意外事故。

  第一个出事的是施工员

  7月5日上午,记者来到事发工地,这里大门紧锁,除了两名门卫,再无一人。

  据了解,工地原址原本有一条沟,被用土填平。事发地一排共打了6个地基桩孔,出事的是最外面的一个,也是最深的一个——16米深。这些桩孔已经完工,盖上井盖,就等装入钢筋笼后浇水泥。出事的桩孔外面围了一圈警戒线,井盖已经重新盖上。

  隆林县安监局正在现场调查的副局长罗大勇告诉记者,这里原来是几家汽修店,后来拆了房填了土变成平地。之前,长期有腐蚀性液体渗入地下,日积月累,地下聚集了不少有毒气体。几名遇难者都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到了下面氧气不足,手脚一软,就会掉到井底。井底的积水估计有6米深,同时充满二氧化碳气体,可能还有有毒气体,如果不立刻拉上来,很难生还”。

  第一个下井的杨再奎是工地地基桩孔的承建人员。他多年来一直做这一行,经验丰富,在隆林县建筑行业是公认的资深人员。按说,他对不用鼓风机先输进空气、不带任何防护设备下到井内的危害是充分了解的,然而,7月3日中午,他为何打开早已通过验收的桩孔井盖,在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下到那个深达16米满是积水的井内,大家都不明白。

  下一页第 [1]

  四人下井救人被困

  事发中午12时许,杨再奎的妻子李定兰从工地回到住处煮好了饭菜,左等右等,不见丈夫回家吃饭,打手机也不接,她就回工地寻找。

  中午近1时,工地采购员杨保林发现井底下有人,于是先拨了110,又打电话给工地负责人陆经理,称有人被困在井下,要赶紧救人。陆经理和工地保安邓平凯立刻去找抽水机抽水,随后又去抬鼓风机往井下输送空气。

  就在消防部门赶到前的短短几分钟内,悲剧进一步扩大。当时场面混乱,救人心切的杨保林和邓平凯,竟然也赤手空拳先后下到井里去拉人。

  事后,人们推测,李定兰在井里发现了丈夫后,就不顾一切下井想拉他上来;杨再奎的亲戚刘长明可能是发现杨再奎夫妇被困后,也下去救人。

  消防成功井下救人

  几分钟后,消防部门赶到了现场。年仅20岁的小个子战士小肖第一个下井救人,战友们在井口架设救援三脚架的同时,他迅速穿好防护装备,戴上空气呼吸器,绑好腰带和安全绳。

  这是小肖第一次实地下井救人。第一次,小肖用了三四分钟下到井下,借助头灯的光,他发现有一人脸朝上浮在水面,但已没有意识。他立即把安全腰带绑在他的腋下。桩孔直径仅80厘米,他抱住对方无法上升,于是先是半爬半吊出了井口,对方跟着被吊了上来,这也是事故中唯一的幸存者,23岁的邓平凯。在地面停留了半分钟,小肖立刻又下去救出第二个人——谢再奎的妻子李定兰。但因为在井下被困时间长,她已没有生命迹象。

  之后,体力透支的小肖被其他战士换下,下去拉出了第三名遇难者。短暂休息后,小肖又下井吊出了最后两名遇难者。

  第一个被拉出井来的邓平凯被救上来时仅一息尚存,等候在一旁的医护人员立即对他进行了吸氧等处理。病情稳定后,他已于4日晚从当地医院转到百色的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上一页下一页第

  “这是一起意外事故”

  7月4日上午,隆林县安监、建规委、公安、消防等相关部门再次来到现场调查。当天下午事故定为“意外事故”,而非生产安全事故。

  隆林县公安局通过尸检发现,死者背部有少许擦刮造成的伤痕,分析是被从井底拉上来时留下的,体表无其他损伤和击打痕迹,头部也没受伤,死亡原因主要窒息造成,已排除刑事案件的可能。

  7月5日中午,罗大勇告诉记者,相关部门对事发经过进行了详细调查,也对工地进行了检查,事故发生在中午休息时间;事发的桩孔早在6月13日就已完工通过验收,并盖上了井盖;杨再奎本人就是桩孔的施工负责人,也不存在安保失职; 杨定兰、刘长明等4人在没有安全措施的情况下贸然下井是因为救人心切。基于这些,有关部门作出了“意外事故”的结论。

  杨再奎为什么会打开井盖?掉了东西下去,还是察看积水准备以后的浇注工作?经验丰富的他为什么会在没有旁人协助、没有任何安全措施的情况下贸然下去,这些已无从知晓。

  “如果能多加强安全教育,施工人员有强烈的安全防范意识,发生意外能等待专业人员来救援,悲剧或许可以避免。”罗大勇说。

  上一页第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