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天下大同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6日07:21  解放日报

  本报记者章迪思

  7月5日 星期一 雷阵雨

  每到暑期,报社里总会出现许多年轻的实习生。拥有几年从业经历的我,有时也会以带教老师身份,指导“徒弟”采访、写作。不过这几天,我带了一位特殊的“洋徒弟”——来自哈佛大学社会学系的三年级学生万姗。她是经过层层选拔,不远万里来参加解放日报报业集团 “哈佛学子看世博”活动的一位学生。你别说,透过世界名校学子的眼光看世博,还真看出些不一样来。

  只会简单汉语口语的万姗,第一次去世博园区采访就“大胆”谢绝我的陪同,不仅独自上路,还熟门熟路在上海地铁换乘。第二天她告诉我,她想写各外国展馆内外国工作人员的心声。我听后想,这个角度是外国人常用的视角,她能写出什么新意?是工作任劳任怨?还是对上海满怀感情?万姗似乎看出我的疑问,滔滔不绝地讲述她的采访所得:“其实这些工作人员,非常希望跟中国观众交流。说一句话、随便聊聊天都好;相比之下,中国观众似乎比较腼腆,看到外国工作人员,要么马上转移视线避免眼神交流,要么默默递上世博护照要求敲章……你知道吗?克罗地亚馆里的一位女工作人员,每天最大的心愿就是和中国观众聊天!可惜很多时候这么简单的心愿都不能满足!”

  听她这么一说,我不禁为自己的自以为是汗颜,也再一次对这位年轻的“洋徒弟”刮目相看。身为世博记者,我和很多同行一样,把大部分精力集中于各大展馆、各种镇馆之宝,或者就是运行管理、个别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这些固然都很重要;但是,我们似乎忘记了,这些展馆、展项所承载的意义,离不开“人”的存在。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那些远道而来的友人,他们身上都深深镌刻着独属于某一个地方的文化印痕,和他们带来的展馆、展项互为印证,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将其忽视呢?

  想起一名受访游客说,她曾在某外国馆内等候敲章,正寻找该国家馆在护照上对应的页码,边上的外国工作人员开了个善意的玩笑,告诉她错误的页码。等她发现“上当”,那位外国小伙一边挠头,一边狡黠地笑了。这个细节让同事很感慨,她说,那一刻,她和外国小伙的心似乎很近,如同互相开玩笑的兄妹,种族、语言的差异在这一刻消失不见。也许多年后,关于世博的记忆逐渐淡去,但她依然会记得这个笑容,以及这笑容背后亲如一家,天下大同的美好。

  “天下大同”,是儒家追求的理想社会。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来自古老东方的美好愿景,因为沟通和交流的便捷,而有了新的可能性,只要我们愿意露出微笑、伸出双手。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