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城市,应是让人的生活更美好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6日07:39  法制日报

  在上海世博园C片区的世博轴一旁,人们可以看到一只洁白的“冰壶”,宛若一座小岛矗立在它周遭的一池静水中央,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显得超然脱俗、典雅端庄。它的外墙使用鳞状装饰材料,看似由许多冰块堆砌而成;其情其景,犹如由海岛礁石、鱼鳞、碧波倒影共同绘就的一幅风光画,为参观的游客提供了一处宁静的港湾,让大家得以脱离都市生活的喧嚣。这,便是芬兰馆。

  同那座富有诗意与灵气的“冰壶”相得益彰的,还有芬兰在本届世博会上的参展口号———“灵感分享”。而这饱含寓意的四个字,生动而完美地体现了芬兰民族不论其生存的自然条件如何变化,仍能不断进取和创新的内在原因。就着这个话题,本报记者近日对上海世博会芬兰政府副总代表溥明睿先生进行了独家专访

  本报记者余瀛波

  记者:芬兰馆给人的直观印象是很有创意,无论是其外观的“冰壶”形状,还是覆盖周围的一池清水,以及矗立门前的石碑上用隽秀的繁体中文书写的一个大大的兰字。而芬兰馆在本届世博会上的参展口号是“灵感分享”。那么,芬兰馆通过这一切,是想要宣扬一种什么样的理念呢

  溥明睿:这让我想到了两个方面。首先是它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大自然,整个芬兰馆就像浮在水面上的一座岛,要登上这座岛,必须先通过一座桥,其实这个岛就代表着一个理想的城市,这个城市的一个主要原则,就是可持续发展。

  在朴实的芬兰人看来,它不仅仅是一个理想,也应该是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说你从窗户上可以看到一片片鱼鳞状的材料,这些其实是废纸、废塑料结合起来的一种新材料,是由芬兰的一家世界著名造纸企业生产的,此次也是它第一次如此大面积地使用在世博会国家馆这样一个建筑物的外墙上,从它身上就可以反映出芬兰馆的理念———一种充分体现环保的可持续发展。除了材料,还有很多方面,比如说整个馆在世博会结束之后,我们不会把它扔掉,它可以拆分、重新组装,是一个永久性的建筑物,这样就避免了浪费。第三个方面是能效。由于芬兰的气候比较寒冷,尤其是到冬天的时候,而且我们的资源也很有限,除了森林和水之外,我们基本上没有什么资源可言,没有石油,没有天然气,也没有煤炭,甚至人也不多,所以芬兰人很早就学会如何高效率地利用能源,包括这个芬兰馆,其中的密封制冷,怎样避免冷空气的浪费,这些都体现了我们的环保、节能的理念。

  第二个方面,芬兰馆的主题口号叫“灵感分享”,它的意思是什么呢它反映了芬兰人做事情的一种态度,我们一般做事情都很注重合作,比如说我们来上海世博会不只是向中国推广我们的经济、科技、文化,更是要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尤其是本届世博会提出的城市化问题,其实中国更有经验,中国有许多人口成百上千万的大城市,而芬兰全国人口才500万。因此城市的问题怎么解决,其实中国更有经验,所以分享的意思就是我们双方要互相交流。从这个意义上说,芬兰馆是实现这种交流与合作的一个很好的平台。不管是政治、经济、科技还是文化,都可以走进来一起进行交流,这就是我们想要表达的两个方面。

  记者:芬兰作为一个能源小国,覆盖全国将近70%的森林几乎是为数不多的可用能源,而赖以发展的木材加工、化工和造纸业不仅能耗大,而且污染也很严重,在这种情况下,芬兰却被誉为全球最环保的国家之一,其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位居欧盟前列,这是为什么

  溥明睿:确实是这样。事实上,世界上很少有国家环境能够一直保持得很好,芬兰也曾有过一段污染严重的历史。如果往回看,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因为芬兰依靠的行业基本都是重工业,我们的主要行业,一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是造纸、钢铁、机械等重工业,这些行业对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一个重要问题。像60年代芬兰的湖泊有18.8万个,很多的湖泊当时状况并不好,尤其是在二战前,人们基本没有环保的理念,而二战后为了经济的发展,人们也不会过多地考虑其他因素。

  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包括芬兰在内的很多国家就已经开始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于是便通过环保方面的立法等各种方式来加以补救。政府通过立法,引导和鼓励企业按照某些可持续的健康模式去发展,另一方面,如果企业做得不好,也会对其实施奉或其他法律制裁手段,从而让企业意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总之,芬兰人今天重视环保,不是因为芬兰人天生就是环保主义者,而是因为资源有限,要求必须重视节能问题。这样通过几十年的努力,我们最终把原来被污染的湖泊都治理得比较好,当然仍然不能说是完美的,只是从整体来说还可以。不过,芬兰人在这方面的努力还是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在一些国际组织进行的调查中,在有些环保指数方面,芬兰还是属于比较领先的。

  记者:对于本届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芬兰人是如何理解的

  溥明睿:当芬兰刚刚决定要参加这届世博会之后,我们组建的团队就知道世博会的主题非常重要。因为如果世博会没有主题,那么它跟世界上每天举行的其他那些展览就没有任何区别,所以世博会的主题是它与其他展览之间非常重要的一个区别。

  因此,我们这个团队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始分析世博会的这个主题,站在我们芬兰人的角度上,来研究应该怎样去理解它,然后怎样把芬兰人对它的理解,与主题相关的一些内容介绍给参观者。尤其主办方是中国的上海,我们最大的城市赫尔辛基只有50万人口,而上海人口是2000万,我们跟上海说什么我们根本不知道2000万人的城市是什么样。但是同时,我们也不是没什么可说的,我们从“BetterLife”(更美好生活)开始着手,去分析构成“更美好生活”的元素,那么这些元素对城市的建设来说,也是非常有价值的。所以,我们通过组织一系列的研讨会,包括我们的政府、企业、文化界、教育界等各个领域的代表,分析出来三个方面内容。

  第一个叫well-being(优裕生活),第二是才智,第三是环境,不管是对更美好的生活,还是更美好的城市来说,它们都是非常重要的。说起well-being,中国人可能理解就是福利,但我们认为不只是福利,最重要的是城市里的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而服务,也就是以人为本。衡量一个城市到底好不好,最重要的是看这个城市的居民怎么样,不管是赫尔辛基还是上海,也不管我们修的公路、地铁线、高楼大厦有多少,到最后都要问问这些人,他们感到好不好用、舒不舒服、安不安全,这就是最重要的标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硬还是软的问题。在芬兰,我们更加重视的是软环境,所以优裕生活就是重视人生存的环境,在它的下面我们又提出几个方面,比如说食品安全等。

  第二个方面的“才智”是什么意思呢它强调的同样也是人。芬兰政府的一个战略选择是,注重教育、科技与创新的统一,我们说一个好的城市,不管是它的居民素质,它的教育机构,它的服务意识,只要其中任何一个方面没有做好,那么这个城市就不能称之为好。反过来说,一个好的城市,它也会吸纳更多的人才,进一步提升它的教育水平和人口素质,它们之间也是有关系的。我们再来看芬兰的历史,只有500万人口,除了森林和水以外几乎什么资源也没有,发展到今天靠的是什么呢就是教育。第三个是环境,其实我们刚才已经谈到了,“冰壶”本身已经可以非常清楚、实际地反映芬兰环保方面的理念,这就是我们经过研究和分析后得出的三个元素,它们其实也是任何一个城市都要考虑的三个因素。

  记者:据统计,目前全球已经有超过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与此同时,不断膨胀的城市也为其自身发展带来了诸多不便和压力。在您看来,如何才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呢

  溥明睿:我记得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当时因为改革开放刚开始,中国的一些学者提出要先发展东部,慢慢的随着各方面成本的提高,生产型企业包括国外的公司再逐步往西部转移,而事实上可能并没有完全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因为什么呢其实是西部的人过来,而不是东部的工厂、设备到西部去了,人的流动总是比工厂的流动要更加容易些。所以现在回过头来看20多年前的这个例子,说明很多事情不是能够控制的,所以这应该是一个需要记住的事情。

  回过头来再看今天,不管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做什么事情,都要进行全盘考虑,比如说在发展大城市的同时,还是要更多地发展一些中小城市,可能各有各的好处,但更应该考虑现实。大城市的教育、就业机会方面,它就是有它的吸引力,所以从大的趋势来看,大城市还是人们向往的一个中心,比如说上海。但据我了解,上海周边也正有大约10个100万人左右的小城市同时也在发展。在我看来,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这两种趋势都会并存下去,大城市还会源源不断地往里进人,但同时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小城市群的崛起。

  对于中国来说,我希望前面提到的那三个方面都会实现,其实我觉得中国也正在做。一个是以人为本,二是要重视教育。我知道中国人也非常重视教育,但还是应该说,从国家的高度来看,可能投入应该更大一些,尤其是中国现在越来越富有。在进行一些政治、行政方面的决策时,教育一定要被放在第一位。不管是基础教育,还是初中,高中乃至大学,只要教育跟上了,整个国家的居民素质就会提高。

  再比如说上海,现在已经有数百万外来人口,像我们芬兰馆就是农民工建的,从芬兰人的价值观念来看,这些人应该被更好地纳入到城市里面去。具体体现在什么方面呢首先就是他们的居住条件。就芬兰来说有这样一个经验,二战之后很多人都到赫尔辛基去了,于是70年代,赫尔辛基政府在周围好多地方建了一些政府给补贴的、可供租住的房子(相当于今天的公租房)。即使上海2000万人中只有500万人口属于中低收入阶层,那么也应该有1/4的是公租房,而不是目前的10%。毕竟,如果城市化发展趋势要继续下去的话,那就要把城市内的环境尽量建的好一些,而居住环境在这其中很重要,尤其是要重视城市中的低收入人群,收入高的人他肯定会有办法解决。

  记者:也就是说,人的素质是考量一个城市中生活是否更美好的重要参数

  溥明睿:是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你只是看到一部分人得到很好的教育,而其他人不行,那么即使你是那个幸福的人,但是你的身边也会遇到很多其他的城市居民,你的感觉不会很好。这种现象我们在世博会上也曾发现过。其实这不是他们的问题,而是社会两极化分的结果,所以说重视教育对谁都有好处。当然,我们也注意到在上海和整个中国,都正在朝着这个趋势发展下去。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