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天津大学:求实团校在大学生心里安家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6日07:46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陈凤莉

  “你们是哪班哪期?”

  ——“我是高团二期!”

  ——“我是太雷四期!”

  ——“我是初团六期!”

  ——“我是新袖一期!”……

  大家各自用亲切的特有名词报出了“家门”。原来,这是天津大学求实团校的“家庭聚会”,各类、各班、各期学员欢聚一堂。

  近年来,为了贯彻落实团中央在全团推出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天津大学通过加强求实团校建设,不断探索和创新大学生骨干的培养途径。

  求实团校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类别学生的特点,设置了初团—高团—新袖班—太雷班四个层级的培养体系。“初团”面向一年级新生团支部书记,通过党团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实践,旨在培养一批政治素质强、工作本领硬的团支部书记;“高团”面向二年级学生培养一批素质全面、能力出众的学生组织和社团骨干的后备力量;“新袖班”面向三年级学生,使之通过培养,逐步成长为政治坚定、素质全面、业务过硬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太雷班”则面向四年级和研究生,每年选拔培养30名精英型领袖人才。

   美丽的团校,我们的家

  “孩子们,天津大学求实团校初团五期开班了,请于某年某月某日到某楼某室参加例会,落款是刘乌兰!”

  “啊?孩子们?那甭问,这刘乌兰一定是某位资深老教师了!”

  这是天津大学求实团校某次晚会上,两位求实团校的大一学员以相声剧的形式,讲述自己最初被求实团校录取时的情形。而其中称呼大家为“孩子们”的主人公刘乌兰,并不是什么资深老教师,而是一名高年级学生,是小班三班班主任,学员们亲切地称她为“小班儿”。

  像家一样温馨的小班是求实团校开展实践活动和理论研讨的阵地,每期团校设十余个小班,成员组成打破学院和专业的限制,每个小班由一名高年级学生担任班主任。小班教学模式灵活自主,如通过“6元一日生存”等社会实践活动,体会民生百态;通过“选举还是内定”等热点话题探讨民主政治;考试临近时,小班成员间又互相制订辅导计划,收集备考资料,相互鼓励、相互监督,不让一个人掉队……

  求实团校校长、天津大学团委书记梁春早介绍说,“孩子们”与“小班儿”是天津大学求实团校学员间独特的语言。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是求实团校特有的理念,“家文化”则是团校特有的情感。更可贵的是,小班模式将“自我教育的理念”内化成了学员“自我要求的习惯”。学员们已经把外界对大学生骨干的严格要求转化成了自身成长过程的内在需求。

  近日,天津大学党委拟出台一份关于大学生骨干培养的指导性文件,而目前这份文件正在由团校的学生自己起草,有可能成为天津大学第一份由学生自主设计和拟定的校级文件,对于引导学生骨干健康成长、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给学校提案,我的校园我做主

  高团学员、管理学院08级于学谦至今记得那一天:那是个4月的一天,他双手捧着一份精心撰写的提案出现在学校行政楼门前,脸上流露出藏不住的兴奋和激动。这是天津大学学生专题校领导接待日前的一幕。

  “校领导接待日”是天津大学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在管理和育人过程中采取的一项特殊举措。每个月举行一次,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交替参加。每次校领导接待日之前,学生会、研究生会精心设计问卷,开展大量调研,向同学们征集主题,每25名青年联名便可提出提案。

  于学谦手中的提案是关于“新校区规划”的,他联合了另外20余名学生,集中智慧、精心撰写了这份提案,内容囊括新校区的交通问题、学校建筑风格和景观规划、校园文化氛围建设等众多方面。同学们在提案中具体阐述了自己对于新校区规划的建设性意见,描绘着新校区的未来。

  “提案制”这种特殊的形式,使广大同学实际参与到了学校的管理和规划中。天津大学校长龚克表示,“党政一把手及管理团队与学生平等交流、相互学习,这种面对面的交流使学校领导可以了解学生看待某一事物的视角,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看法,这是无法从听汇报、看文件中得到的。同时,学生也可了解学校管理的视角和其他有关情况,这是一个共同探讨、深化认识、共同受益的过程。”

   模拟两会,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模拟两会”是求实团校开展的社会情境模拟课程,高团学员李梦醒是“模拟两会”的参与者。

  “在模拟两会中,接受培训的学生骨干被分成京津冀、江浙沪等区域代表队,每支代表队分别从教育、经济、民生、文化等方面分组实践考察并提出提案。我们班代表江浙沪地区参加这次模拟两会活动,我被分进了文化组。”谈到这次社会情境模拟,李梦醒记忆犹新,“我们真的把自己当成了‘两会’代表。认认真真讨论、调研、写提案,从小组会到闭幕式,我们体验着‘两会’的过程,更感受着大学生骨干进行社会观察的重要意义。我们如果不能把学到的知识与对社会的贡献相结合,不能解决国家社会中存在的问题,那么我们的学习就失去了意义。尤其是作为大学生骨干,我们更有责任深入进行社会观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贡献社会。”

  再见团校,让我们奔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2009年10月10日,当我在‘支教协议’上庄严地签上自己的名字时,我知道,自己的人生即将迈入一个新的阶段,我将肩负着组织的信任奔赴新疆,做一名光荣的支教志愿者。”这是天津大学环境工程学院2006级学生王全震的肺腑之言。他说:“对于支教的选择,我很坚定。促使我做出这个选择的,正是大学四年求实团校的经历与体悟。”

  从大一到大四,王全震逐级经历了天津大学求实团校“初团—高团—新袖班—太雷班”分阶段、分层次的培养。其间他还担任过求实团校“小班”教学模式下的小班班主任和求实团校“执行校长”。这位在求实团校有着最丰富的角色经历的学员,每每提起求实团校都会激动不已。他说:“团校的那些人那些事儿,充满了我关于大学生活的记忆。正是这所对我的人生有特殊意义的学校,教会了我如何在服务和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要奔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无独有偶,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天津市2008“感动校园”人物——天津大学管理学院2006级本科生张滨也选择了赴新疆支教,并担任支教团的团长。他说:“我是求实团校高团十二期的学员,我的小班班主任曾经告诉我要懂得承诺,我要在支教行动中履行自己对求实团校的诺言。”

  天津大学求实团校执行校长、太雷班一期优秀学员张天莹是校园著名的主持人。毕业时,面对诸多收入可观、待遇优越的就业机会,她却毅然选择了做一名大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她说:“我要继续求实团校的事业,成为引导大学生成长的人生导师。”

  据了解,天津大学求实团校创办以来,学员毕业后成为西部计划志愿者、大学生村官和到艰苦行业就业的学生比比皆是,他们承担责任、肩负使命,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大学生骨干应具备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应履行的社会责任。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