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以平常心玩谍战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7日10:56  东方早报

  上周美国传出消息,美国警方一口气抓捕了11名俄罗斯特工嫌疑人。这本是各国情报斗争中的区区小事,再也寻常不过。只是由于美方对此高调报道,这才引起各国的一些注意。

  自从有了人类,必然伴随人间竞争。只要人类存在竞争,就要保护自身机密,并要获取对手机密,这些是亘古不变之理。美俄作为世界主要大国,互相试图了解对方的竞争秘密,采取各种手段谋取机密,这既在人们想象之中,也完全符合这两国关系的现实。

  既然谈到美俄谍战,就不可能不谈美苏情报角逐,其规模远超当今的美俄争斗。美国在冷战期间使用了14个国家情报机构,予其高达300亿美元的年度预算,其中三分之二针对苏联。其中,美国国家情报局对苏联进行战略情报侦察,大量启用电子侦察,谓之国家情报手段。苏联农业落后,粮食常年歉收,需从美加进口。但每年究竟缺口多少,往往在苏共领导了解之前,美国就通过卫星监视取得了评估。依靠卫星系统,美国往往对他国农业收成判断清楚,这直接关系到世界粮食贸易以及粮食进口国的国家安全。

  通过高空与电子侦察,美国对苏联的重要军事发展都能做出一定的判断,它尤其跟踪苏联战略武器的研发与部署。苏联等国发展核材料,瞒不过美国。如果发展浓缩铀,用传统的气相法,浓缩厂有几个足球场规模,不可能被卫星漏看。用现代的高速离心技术,仍需大量电力,所在地区电力供应的增减变化也不可能被忽视。如用后处理技术提取钚,它所产生的大量热量最终只能被排入大自然,这在美国卫星的红外成像前根本无法逃遁。

  苏联是历史的一个现象,它在沙俄基础上扩展而成,又经和平解体为当代俄罗斯所合法继承。美苏之间开展谍战,现在又为美俄全盘继承,它们除大量使用国家技侦手段外,仍依赖人力情报。对此,苏俄都颇下工夫。苏联开办的特工学院乃世界著名,而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国际间谍博物馆则介绍了美苏等国采取的各种人力情报活动所采用的器械与手段。这次美国抓获十来名俄罗斯特工嫌犯,可能只是俄罗斯特工网络在美长期潜伏的冰山一角。十年前美国所抓获的长期为俄服务的汗森,曾长期身居美国联邦调查局要位。美国也曾收买苏联总参谋部情报总局少将韦尔宾。上述两人的谍报活动就曾对各自的国家安全造成相当破坏。

  美苏(俄)派驻对方的大使馆,既是各自针对对方开展情报活动的中心,也是对方反情报工作的核心针对对象。1945年,苏联曾送给美国驻苏大使哈里曼一个国徽雕刻礼品,其内装的窃听器曾使苏联在此后七年中监听了美国大使在书房的谈话。但美国也不会善罢甘休。美国曾在俄罗斯在华盛顿特区的大使馆之下挖了地道,贴近俄使馆地面进行监听。十年前俄罗斯为报复美国透露汗森事件,就揭露了这一事件,曾颇使美国政府尴尬。

  应该说,美苏(俄)开展如上所述的情报斗争是国际关系中再也正常不过的活动。只要人类还有猜忌与竞争,只要世界上还存在国家,就会产生对情报的需要以及相应的获取与供应。如果说哪家标榜不搞情报,那倒反而不正常。但是,因为各国都在进行这种活动,低调处理破获情报人员与网络事件就是各国理应遵守的潜规则。但美国比较特立独行,它往往高调报道它在国内捕获的外谍事件,仿佛在这个世界上只有美国是国际情报活动的受害者,因而令人反感。事实是,美国也在从事同样性质的工作,它在人力物力上的投入,恐怕远远超过其他国家。

  美国大可对这样的事件保持平和心态。当它以技术与人力手段针对他国进行情报活动时,也要理解他国也有兴趣对美国搞些这类活动,况且他国的规模和能力还很不及美国。抓到了他国的特工,低调一点,对他者善待一些,也可因此期待自己的特工被抓捕后少受虐待。对于跨国谍战,还是一句话,遵守潜规则,可以玩转情报战,不可高调示众;给人留点面子,就是给自己预留面子。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