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高职精品强校的思想者与实践者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8日02:41  大众网-大众日报

  □李振祥

  最近,山东化工职业学院的热点新闻接连不断。

  新闻一:学院被中国石化集团确定为定向招聘院校

  近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公布引进大专高职生院校名录,确定山东化工职业学院等18 家高校为定向招聘院校,标志着该校已成为中石化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作为中石化系统惟一的一所化工职业学院,中石化所属的茂名石化、青岛石化、济南炼油厂、齐鲁催化剂厂等,以及中石油、中海油的部分企业,已多次从该校招聘人才。

  新闻二:学院荣登2009 年高职高专院校就业能力排行榜华东地区第5名

  据新华社报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了我国首部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按照专业、薪资、职业和行业、满意度、就业与教育公平、地区、高考志愿填报等7个专题,进行了权威性的研究、分析和预测,山东化工职业学院荣登 2009 年高职高专院校就业能力排行榜华东地区第5名。

  新闻三:学院2010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9.36% ,连续5年位居山东省前列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带来的巨大压力,学院实行订单培养,在前4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分别达 95.75% 、96.34% 、98.26% 、98.44% 的基础上, 2010 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 99.36% ,连续5 年位居山东省前列。目前,2011届毕业生已有 80% 落实了就业单位,并陆续到企业顶岗实习。

  新闻四:学院对专业进行优化调整,撤销工业控制系成立自动化系

  学院号着市场脉搏办学,针对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善于做减法,将工业控制系更名为自动化系,撤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两个专业,根据学生意愿,把录取的以上专业的新生转并到生产过程自动化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受到学生及家长的欢迎。学院开设专业减至 13 个,化工特色更加鲜明,培养方向更加明确。

  ……

  该校何以能在高等职业教育这片广阔的天地里打造出独具特色的精品强校,让我们走近该校党委书记、院长李安学教授去寻找答案。

  敢于迎难而上创办高职学院

  2002年6 月,齐鲁石化公司提出“两校整合、逐步萎缩”的改革思路,决定整合职工大学和技工学校,意味着将有大量教学资产闲置浪费,更有400多人面临重新择业。李安学临危受命,于7月5日由总校校长调任职工大学、党校校长,担纲两校整合的重任。他面对的是年久失修的校舍、杂草丛生的操场和陈旧老化的设施;尤其因看不到希望,在随后的两个月里就有 92位教师调离学校。

  他迅速完成两校平稳整合之后,学校是主动发展还是被动萎缩的抉择摆在了面前。当时正值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并作出《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这犹如春风拂面,打开了他的思路。他连夜研读后,审时度势,大胆提出了申办职业学院的设想。他以“只争朝夕、厉兵秣马、排除困难、争取申办一次成功”的魄力和勇气,带领全体教职员工经过3个月的紧张筹备,2003年3月24日,顺利通过了山东省高校设置评估专家的论证,5月14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复建立山东化工职业学院。消息传来,全体教职员工群情振奋,奔走相告。学校发展揭开了崭新的一页,既盘活企业闲置的办学资源,稳定了职工队伍,也将为经济社会培养人才。

  在申办学院时,有人说:“申办不下来难堪,申办下来也难堪。”申办成功后,又有人说:“招不起生来难堪,招起生来更难堪。”这些担忧不无道理,因为要想实现当年创建、当年招生的目标,学院面临着占地不足、生活设施不完善、教学设施陈旧、师资结构不合理等诸多制约因素。李安学把这些困难戏称为缺人、缺地、缺钱“三座大山”。他发扬“头皮硬、脸皮厚、肚皮大”的“三皮”精神,积极争取多方支持,使亲自带队排查出的64 项问题在新生入学前得到全部解决。

  确立教育理念实施精细管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教育理念对校内是一个纲领,对校外是一面旗帜,对未来是一个目标。没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就不会有先进的教育行动。

  李安学说:“一个科学的教育理念,既要适应社会需要,也要遵循教育规律,更要符合客观实际。”经过深入思考,他提出了“进得来、学得好、出得去”的办学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企业”的办学宗旨、“为学思进”的校训和创建“少而精、小而强”精品强校的办学目标,形成了一个完整系统的教育理念。这一理念赢得了上级的肯定和师生的赞同,指明了学院发展的方向。

  为尽快建立适应全日制高校体制的管理机制,从2004到2007年,他先后提出实施了“制度建设年”、“管理创新年”、“精细化管理年”、“人文管理年”等管理主题活动,把各项工作导入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两校整合前原有中层干部 78人,他一改过去“几个人决定多数人”的惯例,按照“七公开”原则让全体教职员工投票选出编制内的 38名中层干部。随后,又自上而下推行全员竞争上岗,建立了“凭能力任职、凭本事任教”的公平机制。

  合署前的两校有三家校办企业,共有集体工和临时工 200 多人,多年来积累了许多债权债务和劳务纠纷。他采取对资不抵债的企业予以注销、对正常经营的企业改制分流的办法,既还清了遗留多年的职工集资,又妥善解决了职工的劳动关系,使复杂的问题迎刃而解,一举实现多赢。

  实施三名工程打造精品强校

  李安学提出了创建“少而精、小而强”精品强校的品牌战略,组织实施“三名工程”,通过打造名专业、造就名教师、培养名学生,从而创建精品名校。

  一是突出化工特色,打造名专业。

  为了使专业和课程建设主动立足行业,更加紧贴企业,自2003年下半年开始,该校从山东省 1566家化工企业中筛选 208家大企业,李安学亲自带队开展调研,后又将调研扩展到全国部分化工骨干企业,掌握了劳动力市场的潜在需求,明确了专业建设方向。在此基础上,学院设置了有机化工、炼油技术、高分子材料、化工分析等 15个专业。后又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停办了计算机应用和计算机网络两个专业,成立自动化系,开设了生产过程自动化、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

  为突出化工行业特色,他要求在所有专业都开设化工基础课程,逐步建设了一批品牌专业,其中有两门课程被评为山东省精品课程。他把完善实训设施作为投资的重点,建设了与化工企业相适应的两套计算机仿真实习装置-DCS 系统,新建数控机床等 10 多个省内一流的校内实训基地和 20 多个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

  二是优化师资结构,造就名教师。

  李安学带头深入课堂听课,与教师共同议课、评课。他从企业引进了部分研究生和技能型教师,每年安排教师轮流到企业实习或挂职锻炼,聘请生产一线的岗位能手和技术专家兼职任教,构建了双师素质与结构的师资队伍。他重视专业带头人的引进和培养,评选了 14名学科带头人,使师资队伍始终保持在比较前沿的水平上。

  三是突出技能训练,培养名学生。

  李安学坚持以质量为核心,提出了“招录优等考生、培养优异人才、创造优秀成果、实现优质就业”的“四优”标准。

  招录优等考生。他提出“扩大范围、 稳定数量、提升质量”的要求,从2003年仅在山东省内招生逐步扩大至全国28 个省区市,报考人数年年爆满,生源质量逐年提升。

  培养优异人才。他主张在入学时就帮助学生选好专业方向,定准发展目标。 他指导实行了“ 2+1”教学模式,依据企业岗位标准确定教学内容,并定期把课堂搬进企业,直接到现代化大型装置进行实训。 2004年2 月,在首届学生入校半年时,他组建 120 人的“京博班”,把课堂设在山东京博集团,学院负责理论教学,安排教师到企业上课,企业负责实践训练,安排专人指导。采用边学、边练、边干的教学模式,突破了学院到企业寻求实习场所、企业到学院获得廉价劳动力的浅层次合作,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他创建化工技术、机电技术等专业研究所,解决了“黑板上做科研、课堂上搞生产”的产学研相脱节问题。他提出“不怕吃苦、不怕吃亏”的“两不怕”精神,把学生培养成“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品牌人才。

  创造优秀成果。近几年,他有6项课题获省级奖励,有10 多篇论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其中, 2005 年主持完成的国家级课题《职业学院实训过程质量控制研究》获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一等奖。他先后当选中国石化高级技师培训研究会副会长、山东省领导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党校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山东省理论创新研究会常务理事等。

  实现优质就业。他本着“ 对学生负责、对学院负责、对企业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提出招聘企业必须是“人员过千、资产过亿、销售收入过亿”的标准。他常常亲自对企业进行实地考察,然后与企业签订“ 订单培养协议” 。2006 届首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 95.75% 的基础上, 2007 至 2010 届分别达到 96.34% 、98.26% 、 98.44% 和 99.36% ,逐年提升,均列山东省普通高校前列。并且到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中化工等国有骨干企业就业的比例逐年提高。

  倡导人文关怀构建和谐校园

  李安学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就是“把校园建成一步一景,一步易景。让学生一举手、一投足就受到文化的熏陶,一张口、一吮吸就喝到知识的琼浆。”在他的精雕细刻下,校园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亲笔题名的景观随处可见,为学生啜饮文化知识提供了“佐餐”。

  善良的本性造就了他无私仁爱的胸怀。2003年9 月,他得知来自沂蒙山区的李德娟背着煎饼来上学时,当场掏出200元钱让系党支部书记转给该生。随后,他倡导开展了“捐款寓真情、 爱心献学生”活动,募捐的2万多元全部资助困难学生。看到有的两三个学生合买一份菜,他决定每月每人发放 30元的生活补助。他要求食堂免费为学生提供菜汤和稀饭,为的就是让学生花得省一点,吃得好一点。他不仅为贫困学生减免学费,还设立了奖学金、入学高分奖等多个奖项,安排100多个勤工助学岗位,多渠道为学生提供资助。他总是带头参加捐款救灾,仅为汶川大地震就个人捐献5500元。

  天道酬勤。五年的不懈努力换来了累累硕果。在李安学的带领下,山东化工职业学院连续四年被齐鲁石化公司授予文明单位,先后被评为山东省职工教育培训先进单位、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山东省最受企业欢迎的职业院校、山东省职工职业道德十佳单位、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淄博市改革开放30年最具影响力学校,他本人被评为全国化工职业教育优秀校长、淄博市改革开放30 年最具影响力教育人物。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