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同一时段泉城测温:高的64℃低的25℃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8日04:41  舜网-济南时报

  图依次为:停泊的汽车内

  公交车上

  防空洞内

  泺源大街上

  大门牙河边

  一小区绿化带旁边 孙华摄

  中暑晕倒,汽车自燃,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连日来,一度超过40℃的气温“烤”验泉城市民。大家避暑的招数各种各样,或躲进空调房内,或不停地吃冷饮,或长时间泡在泳池里。记者采访发现,即便在“桑拿天”,同一城市不同地点的温差也是比较大的,绿化带少、汽车多、空调多的地域气温偏高,反之要低得多。昨天10:30至14:30,记者在泉城各处使用温度计现场测温,自然状态下,高温处能达到64℃,低温处则为25℃,温差达39℃!

  实地测温:同一城市 温差悬殊

  10:40,记者的采访车停在了顺河街杆石桥路段马路西侧。约10分钟后,记者发现,汽车内两块温度表的指针已静止,其中一块温度表最大值为50℃,指针达到尽头后发生弯曲,另一块最大值为70℃的温度表,指针停在了64℃上。随后,记者将一个塑料气体打火机放在汽车的仪表盘上方,然后关闭车门,约6分钟后,火机“嘭”一声爆炸。

  10:50左右,记者上了一辆未装空调的公交车。车辆行驶中,记者发现温度表的指针稳定在37℃上。车内,乘客们都汗涔涔的,不少人的衣衫被汗水浸透。

  11:30,记者来到千佛山南麓一处防空洞内。洞内没有使用风扇、空调等任何降温设备,但有一种异常清凉的感觉。拿出温度计放在洞内,约10分钟后,指针稳定在了25℃上。

  11:40左右,在泺源大街中段,记者将温度计放在沥青路面上,温度计指针很快稳定在50℃上。随后,记者靠近路边的快车道,发现大部分车辆行驶时车窗紧闭,开着空调,汽车周边热烘烘的。记者将温度计靠近快车道,发现温度表的指针指在了53℃上。

  12:50,记者来到历城区仲宫镇大门牙。马路两边是一望无垠的绿色山丘,山脚下溪流淙淙。记者将温度计放在河边松软的土地上,温度表的指针最终稳定在32℃上。

  13:50左右,记者来到英雄山路一处单位的宿舍区,整个小区十几栋楼,楼下几乎没有绿化带,水泥地面全被划为停车位。记者将温度计放在地面上,最终指针指向42℃。随后,记者将温度计移到楼墙根,此处多台空调正在嗡嗡运转。温度计指针又往上移动,最终稳定在44℃上。

  14:30,记者来到历山北路一处居民小区,该小区数十栋居民楼,每栋楼前都有数百平方米的绿地。记者将温度计放在绿地旁边的地面上,温度表计数为35℃。

  热岛效应:绿化缺失 气温飙升

  对于记者在同一城市内测量后得到的不同温度,城市规划设计与生态环境研究专家黎敏接受采访时称,尽管记者的测量手段并不科学,且误差较大,但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一个问题——— 绿化缺失的区域,炎热季节更会让温度飙升。

  他说,这便是城市的热岛效应——— 人们改变城市地表而引起小气候变化的综合现象。由于城市化的速度加快,城市建筑群密集,沥青路和水泥路面比郊区的土壤、植被具有更大的热容量和吸热率,造成了同一时间城区气温普遍高于郊区气温。

  另外,树林、草地有明显的降温作用。实验表明,由于植物的蒸腾作用,1公顷绿地在夏季从周边环境中吸收的热量,相当于189台空调机全天工作的制冷效果!黎敏说:“现在,人们为了有凉爽的感觉,在汽车内、房间内要开空调,这使得周边的气温越来越高,形成恶性循环。”

  反思:谁让城市越来越热

  小区的绿化带被改建成了停车位,为扩建道路砍掉了原来高大的行道树,于是,有了越来越多的汽车尾气、越来越多的空调设备……与此相对应,夏日的城市温度“不断创历史新高”,用电量也“不断创历史新高”。

  黎敏称,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应该对环境的变化进行反思。他分析,要改善我们所居住的城市环境,有许多事情需要做。例如,要保护并增大城区的绿地、水体面积;要控制城市人口、建筑物的密度;居住区的绿化管理要建立绿化与环境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建立并严格执行地方性行政法规以保证绿化用地;要控制使用空调设备,提高建筑物隔热材料的质量,以减少人工热量的排放;要改善市区道路的保水性能,用透水性强的新型沥青铺设公路,以储存雨水,降低路面温度;要把建筑物淡色化,以增加热量的反射;要统筹规划公路、高空走廊和街道这些温室气体排放较为密集地区的绿化,营造绿色通风系统,把市外新鲜空气引进市内,以改善小气候……

  黎敏说:“热岛效应给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危害,但若能正确利用科学技术,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合理规划城市,热岛效应并非不可解决。”(记者孙华)

  炎炎夏日何处纳凉

  连续多天37摄氏度以上的高温,让济南市民感觉生活在了一个火炉之中。市民各有各的招数,超市、商场、防空洞……凡是有空调的地方,都能看到“蹭凉族”的身影。7日下午1点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在泉城广场附近的贵和商厦内,顾客络绎不绝,但很多人都是只逛不买,甚至有人进来找个有座的地方打起了盹。在泉城路上的新华书店内,范先生已经在这里逛了3个多小时,“闲着没事进来逛逛,看看能买本什么书,这里有空调,不但凉快还安静,看看书挺好。”像范先生一样,夏天到图书馆、书店内边看书边“蹭凉”的人还真不少。7日中午,记者在济南一防空洞纳凉点看到,很多市民拖家带口在这里享受难得的凉快,有些在地下商城买完东西也不愿意出门。“实在太热了,一出门的一刹那,有种从天上到地下的感觉。”市民胡先生说。胡先生家离这里不远,虽然装了空调,但一天到晚都吹空调,他觉得太贵了,“往大了说,现在不是提倡低碳吗,我这就是低碳生活;往小了说,空调多费电呀,这里有凉快的地儿为什么不利用起来呢?”

  ■相关链接

  7月起,武汉市民政部门紧急开放覆盖全市中心城区和远城区的1000多个社区纳凉点。所有纳凉点都配备了冷气空调、防暑药品、冷饮食品、文化娱乐设施、消毒设备等,24小时免费开放,并有专人管理,供空巢老人、残障人士、低保市民等困难群众及其他市民解暑降温。(据新华社)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