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三十万封“网信”的背后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8日07:11  解放日报

  鲁军

  近日有消息:上海“市长信箱”开通至今,8年来已收到网民信件近30万封。从最初半年不到5000封的 “尝试”,到如今一季度就有1万多封的“常量”,市民对政府信箱的作用愈发信赖,也越来越习惯用家常话和政府官员“聊天”。而这30万封“网信”的背后所带给我们的思考,却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网民(市民)与政府的“对话”。

  “网信”,说到底是网民通过网络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民主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日益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基本工具,也成为各级党委、政府联系广大群众的重要平台、听取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互联网打破了传统社会架构下的沟通壁垒,使党政官员与群众之间的直接对话、平等沟通成为可能。这是信息时代领导干部领导模式、领导艺术的一个创新。这30万封“网信”表明,今天,网络作为社情民意最活跃的平台,已经成为党和政府倾听民意、关注民生的重要途径,高度重视、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必将有效促进各级党委政府更新执政理念、提升执政水平。

  这30万封“网信”,其实也是党和政府不断推进与民意互动的反映。上海的网上“市长信箱”,从2002年5月开通到现在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起初,仅限于“网上受理”,未能实现“网上答复”。2008年2月开通了“上海市网上信访投诉中心”,由“市长信箱”、“人民建议信箱”、“投诉受理信箱”组成,基本实现了 “网上受理、网上答复”。今年5月1日,又在原有“市长信箱”基础上开通了“市委领导信箱”。正是有了这样的不断推进“过程”,才会吸引越来越多的网民主动参加到与党和政府官员的对话交流之中。现在一些地方的网民有意见,有的地方政府网站很少更新内容,有的网站内容是几年前的,从政府网站上看不到政府当下在做什么。像这样的“政府信箱”,还会有多少网民“光顾”?

  30万封“网信”告诉我们,在走向民主开放的今天,互联网已经成为民意的管道、互动的平台。同时,互联网不仅是政治生活的空间,也是广大网民公共文化生活的空间,人们思想多样性、差异性、选择性在这里异彩纷呈,这是互联网的优势和魅力所在。不同的网民通过自由表达,反映不同人群的意见。随着网民数量增加,不同意见或许更多、更活跃。在互联网管理中,更需秉持兼容并包的民主精神。

  30万封“网信”还告诉我们,在尊重网民、尊重网络民意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网络表达民意,但还不是全部民意。在互联网时代,也还存在数字的鸿沟。那些不会上网的、没有上网条件和设备的人群,更不用说太多的只点击不发“声音”的“沉默大多数”,他们的利益诉求,也需要更真切地关注。同时,由于网络表达的匿名性、非完整性,网络民意本身也存在着冲突、非理性的一面,采纳网络民意也需要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辨别是非。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充分利用好网络民主平台,对有效保障和实现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党委政府官员要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平等的心态、法治的理念,构建充满活力、和谐有序、建设性的网络民主平台。在网民数量急速增长的今天,面对这样一个新兴互联网平台的崛起,我们的政府官员在想什么?他们的行政方式、行政理念会发生哪些新鲜的变化?这些变化,在普通民众的心里会激起什么样的涟漪?对我们的电子政务、行政环境建设,又将产生何种积极的投影?这些,也许都可以从30万封“网信”的背后中找到一些启示。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