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为释解人员找到工作我有满足感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8日07:15  法制日报

  本报记者胡新桥本报通讯员吕刚

  “我就是孙绪鹏的徒弟,参警以来,从他身上学到了不少。”昨日,在武汉市硚口区汉正街利济派出所,武汉市劳模、副所长洪先明一开口这样向记者介绍。

  洪先明眼里的户籍民警孙绪鹏乐于为民解决困难,口碑一直都很好。辖区内17名刑释解教人员都在其帮助下找到了工作。

  孙绪鹏的工作台帐中,有一本专门的“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台帐”,上面记载着辖区17名刑释解教人员家庭详细情况,安置方向,用工单位和企业的负责人联系电话,以及每个季度的工作表现。

  “这些人的本质都不坏,大部分是因为家庭经济原因才误入歧途,帮助他一人也就挽救了一个家庭,同时也消除了治安隐患。”孙绪鹏就是抱着这种信念。

  万安社区只要有刑释解教人员回来,孙绪鹏都上门谈话,登记各自特长和从业要求,并为生活困难的家庭办理政策规定内3个月低保。同时,发动亲属朋友和社会关系,为他们找到适合的工作。

  辖区青年胡某,1985年生人,2002年因抢夺被送劳教1年,2003年解教。其父母离异,解教回来后整天东游西荡。孙绪鹏费尽周折把胡的一家人拉拢坐在一起,分别做通思想工作。之后,孙绪鹏又做起了“公关工作”。他托爱人找到朋友刘某,把胡某安置在其开办的塑料有限公司里打杂,工资每月600元,管一餐中饭。

  起初,刘某有所顾虑,碍于面子勉强答应,而胡某也嫌工作太累,思想和情绪一直不稳定。孙绪鹏三天两头往胡的家里和公司跑。结果,7年过去,胡某不仅在塑料有限公司站稳脚跟,现在工资涨到1200元一个月,还负责3名公司人员的工作安排。胡父在街坊邻里面前见人就念孙户警的好。

  胡某是孙绪鹏第一个安排工作的刑释解教人员。他说: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做成了,自己有种“满足感”。

  去年7月的一段时间,刑释人员汤某每天给孙绪鹏打电话:“听街坊说你是个好户警,他们的工作都是你帮着找的,你也要帮帮我。”

  汤某是1950年生人,因伤害罪被判刑6年。坐牢时,老婆带着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小孩,靠孙绪鹏和社区群干的救济勉强度日,汤某的亲属却不闻不问。回来后,汤某因为年龄大,一直没找到事做。

  为他找工作,孙绪鹏可没少费劲,前后花了2个月的时间找到多家用工单位,同样因为年龄大而拒绝。就在汤某心灰意冷时,孙绪鹏托辖区居民李某的姐姐,在东西湖区一家食品厂找到车间做加工的活,每月1200元。

  昨日在派出所,汤某高兴地对记者说:“没有孙户警,我们这个家就算完了,现在我每个月交1000元给老婆,自己留200元零用,一年下来还攒了些钱。”

  17个曾经破碎的家庭,在户籍警孙绪鹏无私帮助下重拾生活自信心。而孙绪鹏从来也不图什么回报,“我做不了轰轰烈烈的大事,只是要求他们做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我这心里就觉得特别有成就感、满足感。”老孙这样对记者说。

  本报武汉7月7日电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