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复旦于丹”走红网络 乏味“思修”课变身“心灵鸡汤”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8日08:35  中国广播网

  

“复旦于丹”走红网络乏味“思修”课变身“心灵鸡汤”

  陈果在课堂上

  中广网北京7月8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7时38分报道,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的老师陈果上课的视频经复旦大学的学生上传互联网,最近被各大网站纷纷转载。上课上得好的不少,但是能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上得有声有色的却是不多。陈果,就是其中的一位。这位刚刚博士毕业没多久的年轻教师,深受同学们的喜爱。有人甚至羡慕地说:老师把课程讲得那么美,当她的学生一定很幸福。中国之声《新闻纵横》采访了几位听过陈果老师上课的复旦学生。

  学生:她会讲很多深层次的东西,会讲人生、讲爱情、讲朋友、讲孤独。会很感谢她,这些东西是自己平时没有时间思考的,触发自己的思考。她的课就算有翘课的学生,还是会课堂爆满,我们晚上课是6点半开始,我每次大概是6点—6点10分左右去的,但是前排的位置已经被占没了。

  学生:她每次上课下面都非常安静,特别宁静的感觉,我们在感受她孤独思考的同时,也在尽量提升自己层次。我觉得这种上课的交流非常好,有时候虽然不是言语的交流,但她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就会说到我们正在困惑的事情。

  一门听起来就让人困倦的思修课,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学生争先听讲?陈果,这位毕业不到两年的80后老师,掌握着怎样的上课技巧和方式?为什么她会有如此多的人生感悟?中国之声《新闻纵横》值班编辑陈亮,昨晚几经周转终于拨通了陈果的电话。

  记者:您表述当中提到做人的一些基本道理,这个是跟您平时阅读有关还是跟人生经历有关,还是跟很用心的准备很有关系的呢?

  陈果:用心准备是必须的,因为学生实在不好糊弄的,他们很聪明的,他们的聪明超出我的估计。你要认真对待他们,你必须得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次备课,我觉得低估别人其实是对自己人格上的贬低。

  另外,很多道理确实有人生经验当中的一部分,这种人生经验不单是我自己个人的,还有朋友们的,还有眼见耳闻的,还有看到别人的一些困惑以后想办法解释透的,因为生活需要一种解释,得让它合理。当然书本也是起到相当大作用的,因为我实在是挺喜欢看书的。

  之所以上课很喜欢的原因是因为对于我来说上课很多时候就是怎么开心怎么上,与其说我在帮学生梳理问题,不如说我是在帮自己梳理问题的同时拿我的问题去对应学生的问题,然后进行一下分享。

  记者:在很多人眼里看起来,一提到大学的思想道德修养课,感觉都很乏味,上课昏昏欲睡,在您看来这样一门课是怎么定位的?

  陈果:我觉得任何课都可以上好,这世界上没有糟糕的课。我们很多人对于这种课,先天抱有一种偏见,我觉得这种偏见造成了很多人对这种课先天就产生了一种乏味感。或者这个课的名字本身就有问题,“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这种课一听就是很说教的,但是如果你把这个课换成人生境界的课可能就不一样了。

  我觉得一个好老师是在启发学生,生活当中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课本,有的时候文科类老师最重要是打开学生的另一双眼睛,让他们能够看到这种美,而不只是看到被大众追捧的美。

  记者:您走向讲台时间不长,在三尺讲台上游刃有余,您觉得是精心的准备?

  陈果:我觉得我不游刃有余,是装的游刃有余,我很紧张。我第一次上课的时候,跟学生讲,上课像跟男朋友约会,手心会出汗,但是仍然装得很镇定。但是我觉得这种紧张挺好,因为说明在乎。

  另一方面我一直认为,当我18岁的时候,曾经有很多困惑,那个时候非常希望有28岁的人给我指导一下,所以我所做的只不过是在他们18岁的时候,希望做一个28岁的人,把我走过的弯路或者我产生的人生困惑跟他们讲,让他们少走弯路,少一点困惑。

  因为学生的一个无意举动,陈果一下成为舆论热议的话题,网络上现在流传着陈果语录选摘,还称呼她为“复旦于丹”,甚至把她视频中的着装和《廊桥遗梦》中的女主角进行对比。面对媒体不着边际、放大镜式的追捧,陈果昨晚通过中国之声《新闻纵横》回应:她不希望出名、被关注,只是希望自己有个比较自由的空间,把心思专心放在教学上。

  陈果:我其实就是想专心做好本职的事情,快乐的做点事情,自己快乐也让别人快乐就可以了。

  

  

  

转发此文至微博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