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绍铨乐助邻里不求回报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8日08:40  东方网-文汇报

  上海沪西文化宫里有一家“实惠点心店”,3.5元一客小笼包、1元一碗豆腐花,还有再正宗不过的蟹壳黄,诱得四周不少居民都成了回头客。不过,有些频频跑来照顾老板生意的老主顾暗地里存着一点“小心思”:在这里哪怕吃一碗豆腐花也是“积德”——14年来,“实惠点心店”靠5角、1元赚头攒起来的利润,大部分捐给了曹杨、长寿两个街道里需要帮助的家庭;据不完全统计,捐款总数已超过20万元。

  67岁“创业”

  1996年,“实惠点心店”开张。老板67岁了,还是第一次“创业”。

  从静安区饮食二公司党委委员位子上退休的张绍铨,退休金虽不多,却也足够过上清闲日子;一把岁数的人要开店,委实让家里人担心。他自己倒是信心十足:到“西宫”锻炼、学习的人那么多,要吃实惠点心却没地方,开店怎么会没生意?信心还来自于老兄弟们的手艺:在王家沙、绿杨村、梅龙镇做了几十年,哪个没点真功夫?

  “那个时候我就想着,拿点积蓄出来开店,帮家境比较困难的老兄弟赚点钱贴补家用;还有,在‘西宫’这里打拳、锻炼的老朋友们也可以吃到实惠、正宗的上海点心——一举两得。”张绍铨觉得,自己创业这事儿“一点不冲动”。

  捐款不记账

  一有市场、二有手艺,张绍铨的点心店生意想不火都难。很快,每个月除去开销,店里都能有一点净利润存下来。赚来的钱怎么花?张绍铨把钞票规整规整,拿出一叠直奔自己家所在的曹杨街道花溪园小区居委会,交到居委会书记手里:“看看谁需要帮忙,就给谁吧!”

  就此成了规矩,老张隔阵子就从店里拿点钱到居委会,请居委干部帮着送人。14年里,单单花溪园小区就有60多户人家接受过他的帮助。花溪园居委会还特地以老张的名义建立了一个帮困基金,花溪园和邻近的普雄小区又以他的名字办起一家“爱心超市”,逢年过节为困难群众发放米、油等生活必需品。

  不过,捐了14年款的张绍铨根本不知道自己一共捐出去多少钱,因为这个开了14年店的老板居然从不记账:“反正过几个月看看店里有利润,就拿一些到居委会去。”他也从来不知道四周的邻居中到底有谁接受过他的帮助:“我交给党组织就放心了,组织知道谁需要帮助。”花溪园居委会的历任书记、主任确实能让老张放心,他们陆陆续续记下了这一笔笔捐款:“不过,他捐款的地方多,我们也不知道确切总数,只晓得他捐到居委会的超过20万元了。”

  有些邻居打听到了他的名字。2006年,“实惠点心店”开张10周年,老张也迎来77岁生日,20多个受过他帮助的邻居买了一套围巾、手套和帽子,在居委会帮助下送到了老张手里。老张很高兴:“入党的时候,我宣过誓,要关心群众疾苦;现在看来,我做到了。”

  做人更正宗

  现如今,老张已经年过八十,店里的日常工作交到了儿子、媳妇手中,不过他还坚持每天骑自行车去进料:“原料要正宗,手艺也一定要正宗——不正宗,是做不下去的。”

  张绍铨说,他的生意经就是“正宗”两个字:“以前‘西宫’里开餐馆的也有不少,很多市口比我好,但一家家都关掉了。做社区生意,口碑顶重要,来过的客人都会帮我宣传……”

  老张的老顾客也觉得,“实惠点心店”最大的特点就是“正宗”——非但点心正宗,老板做人更正宗:“老张开店赚的钱十有八九捐掉了,来这里吃东西是积德。”

  老张的儿媳妇如今正帮着料理点心店,看着老爷子把大部分利润捐掉,身为“协保”人员的她却也心平气和:“他说,以前入党的时候,组织跟他讲,组织就是党员的家,现在组织关系转到社区,所以社区里的居民都算家里人——钱是从社区里赚来的,家里人谁有需要就给谁用。我们也是党员,懂。”

  本报记者钮怿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