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复旦大学教授于海建议:文明养成不仅须示范更要重互动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9日06:41  解放日报

  本报记者柳森

  连日来,本报推出的 “文明观博新话题”系列,深度聚焦世博会开幕以来发生在上海市民身边、跨越园区内外的文明新变化和新课题,在读者中引起热烈反响。

  不少读者来电来信表示,世博会期间涌现的好现象振奋人心,但路遥知马力,需要大家携手改进的地方和问题仍然不少。如何让世博园里的文明新风在更多平凡的日子里蔚然成风?让我们听听复旦大学社会学系于海教授的见解。

  特定场合的“仪式感”应予延伸

  记者:很多读者表示,对“园内园外不一样”、“观博时与平时不一样”的现象感触很深。这些“反差”背后的根源究竟是什么呢?

  于海:这跟世博会是个特殊的场合不无关系。

  与普通公共场合相比,世博会具有高度的组织性。一个高规格的展会,被赋予文明传播的使命,又遭遇前所未有的观展需求与热情,不仅是它的管理和服务自然而然地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个展会的参与者心中,也油然生起一种充满意义的仪式感和荣誉感。

  我们常说,秩序本质上有赖于公众心中的那股“场所感”。也就是说,人们知道在什么场合就该如何表现。而在世博会这个特别的场域下,“仪式感”恰恰填补了以往国人心中或多或少有些缺失的“场所感”,让大家变得更自觉、更自律起来。如此一来,大家在园内和园外表现得不那么一致,或者说一出了园区就容易松懈下来,就不难理解了。

  当然,这多少也是一个提醒:即便我们在世博园内已经做得不错,但还没到值得真正满意的地步。更何况,公共场所不喧哗、有序排队不加塞、垃圾不落地,不都是我们本应恪守的“本分”吗?坚持做到这些,才是一个文明社会应有的常态。

  让每位文明的参与者“被尊重”

  记者:看来,要让文明新风成为常态,光有特殊情境下的“仪式感”是不够的。我们还缺了什么?

  于海:这方面,世博会为我们积累了不少经验。此前的报道中,也有所总结。那就是,要让服务在“需求”中延伸;要通过互动,让文明行为的实践者不受“冷落”;营造公平的合作机制,让所有的文明行为参与者感到自己被一视同仁。如果做进一步提炼的话,那就是无论是哪个层面的道德实践行为,都需要“被期待”、“被管理”、“被尊重”。

  显然,如果不知道自己将为排队付出多大的机会成本,也不知道自己在排队过程中是否会获得公正的对待,大多数人很难心平气和地熬过参观沙特馆之前那段漫漫征程。

  如果人们在排队的过程中,主办方不安排任何的互动活动,而只是将他们扔在一边,他们势必很快就会陷入一种寂寞难耐的“被忽视感”。而一旦他们受到关切,他们就会感到,自己是受到尊重的,对组织方面临的各种管理压力与难题也会理解配合。

  世博会虽然是一种“非常态”,但拥挤现象是现代社会面临资源匮乏时经常会出现的一种情境。在此,建议本市的各窗口单位不妨多到世博园观察、学习、汲取经验。尤其,如今不少窗口单位比较缺乏“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的双赢意识,在促进公共秩序的有序化方面,常抱有一份“无为而治”的“懒政”思维。在这些方面,世博会已经为我们树立了不少标杆。

  文明的发动需要更多“同伴”

  记者:本报的系列报道发表后,诸如鼓励争做“文明传播第一人”,提倡服务单位“我们一直在努力”等,都获得了积极的共鸣。但不少读者也关注到身边一些“半吊子”的文明现象。比如,在世博园中,不少人虽已养成了随身携带垃圾袋的习惯,但终究未将文明进行到底。有的因为暂时没找到垃圾筒而将垃圾袋随手一扔,有的干脆就把垃圾袋绑在一些场馆外的栏杆上。对于这种现象,您怎么看?

  于海:文明的养成是需要坚持和反复的。有时,甚至需要行为人做出自我牺牲和退让。比如,别人都在闯红灯时,你能否坚持?为了在地铁的电梯上严格做到左行右立,你是否愿意牺牲自己的时间,为需要快速通过的他人辟出空间?而在此过程中,你还会面临因遭受不公平待遇而带来的恐慌和不平。如果持久不能得到善意的回应,你内心的想法很容易就会动摇。

  这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为这样一些“文明的发动者”提供全面的、来自外界的帮助与支持。比如,表达亲切鼓励而非刻板命令的标示,可以让我们的环境更文明化,让我们的公共场所充满令文明人感到自豪与满足的“道德互动”。又如,号召社会各界人士充当倡导、示范文明行为的志愿者,帮助公众在犹疑的那刻,选择坚持站在文明的那边。这样的志愿活动,包括有影响力的社会精英包括公务人员的身体力行,也包括挖掘 “小手牵大手”的能量,等等。要知道,成年人对于孩子们的道德规劝一般是很难拒绝的。而在此过程中,道德的信念也会在孩子们心中扎下根来。

  要想让“文明的发动”战胜“不文明的跟随”,不仅有赖于及时并持之以恒的示范,更需要一个良好的互动环境。我们要让所有的参与者感到“吾道不孤”。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