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从汪晖事件看学术净化的阻力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9日13:27  新闻晚报

  □银玉芝

  7月7日,数十名国内外学者及文化界人士在《中国青年报》上实名发布公开信,呼吁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清华大学组织调查委员会,就汪晖涉嫌剽窃问题展开调查。

  这本是一起非常简单的涉嫌学术剽窃事件,但事件发生3个多月以来,却并没有围绕是否剽窃、如何调查、如何处理这样的顺序进行下去,反倒引发了大量的口舌之争。挺汪一派尽力为汪涉嫌剽窃开脱,指责对汪的批评不善意、不宽容,给外界制造党同伐异的印象;相应的是,部分学者持续呼吁应尽早组织调查。是否党同伐异,是否派系争斗,和汪晖是否涉嫌剽窃,是非常清晰明了的两个问题,搅和在一起讨论,其实把涉嫌学术剽窃这个最根本的命题给模糊掉了。

  学界有派系之争并不罕见。几年前,美国也发生过“围剿乔姆斯基”事件。乔姆斯基对美国社会的批评非常严厉,这让美国保守派非常不爽,左右为难之下,想出了个点子,质疑其著作捏造事实、篡改数据。这起事件最终也没能痛快地了结,不过那些反对乔姆斯基的人,永远会对其穷追猛打,因为一旦证实其学术不端,乔姆斯基很快将从神坛上掉下来。

  事实上,学术相左的派别,对对方学术上的吹毛求疵,本身也是极大的鞭策和监督。当然,光有相互的揭发、批评,是不够的,因为学术不端最终需要裁决,这就是为什么需要独立调查委员会的原因。而独立调查委员会的缺失,大概就是我国区别于其他国家对待学术不端最不同的地方。譬如,2006年1月发生在韩国首尔大学的黄禹锡克隆人类胚胎干细胞造假事件,黄本人因此声名狼藉,被开除职位并吊销了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执照,并且因欺诈、挪用科研资金和触犯韩国生物伦理学法案而受审。

  在我国学术界,正是因为学术造假所获得的好处,和所需要担负的风险及可能的惩戒,完全不成正比,纵容了学术不端行为。不仅如此,学者和学术单位之间往往已经形成了坚实的利益共同体。本来发生剽窃造假,只是个人行为,但往往暴露之后,其所在单位不愿意主动对其惩罚。这样的“宽容”,何谈学术原创能力,又如何能够办出世界一流大学?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