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太空迷航”还有多少谜需解开?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9日13:51  金羊网-羊城晚报

  热点快评

  REDIANKUAIPING

  □洪绩

  深圳东部华侨城“太空迷航”“6·29”事故原因已基本查明:多名专家组成的调查组经过反复解读有“太空迷航”运行记录的“黑匣子”,以及现场遗留的痕迹,初步认定是座舱碰撞站台导致事故发生。(7月8日《羊城晚报》)

  “6·29”事发以来,人们为死伤者惋惜的同时,尤为关注的是“太空迷航”出事是偶然还是必然?由于“太空迷航”本身的科技含量及神秘性,几乎没有外行人发声。出人意料的是,“太空迷航”事故发生半年前,已有专家提前看到悲剧的预兆。昨天《南方周末》披露,为美国迪士尼服务30年的香港工程师梁声,去年圣诞节到深圳东部华侨城游玩时发现,“太空迷航”没有自动停止系统,且太空迷航的U型锁只有3厘米,与巨大的舱体极不相称。他认为非常危险,当场写下项目的严重隐患留给游乐场,但一直无人联系他。“我的心好痛,本来可以避免发生的事,却因人为的错令这么多人命伤亡。”感受到伤痛的,何止是梁声一人?!

  耐人寻味的是,“太空迷航”存在“没有自动停止系统”等天然缺陷,为什么又能够生产并投入商业运行?按从事专业技术40年的香港工程师学会前会长梁广灏的说法,“太空迷航”如果按国际惯例设计,根本不可能出事。同样致命的是,“太空迷航”验收后仅10天就投入商业运作,完全违背了国际标准。“按国际标准,应该先由第三方机构对游戏进行系统测试,得出相关参数后才能进行商业运作。”可见,急功近利之下,这些都被忽视了。

  近些年,被赋予“高科技”特质、惊险刺激的大型机动游乐项目,深受国内大大小小主题公园的追捧。越刺激、噱头越大,几乎被所有游乐项目捧为大把吸金的“法宝”。“太空迷航”应“航天热”而生,紧跟“国际潮流”,其天然的吸引力自不必说。正如国内诸多领域都搏命紧跟“国际化”一样,深圳东部华侨城炮制的“太空迷航”,无疑已先人一步。有样学样,洋为中用,本无可厚非。然而,只捡来了“样子”,却丢掉了前人几经探索而形成的成熟的国际惯例与标准,人的“黑眼珠只认白银子”,势必埋下祸根。

  诚然,在“太空迷航”事故的深层原因最终定论之前,来自香港专业人士的“预见”及相关分析引证,还不能完全对号入座。目前官方披露的表面上的“座舱碰撞”,同样也不能完全解释“太空迷航”事故的前因后果。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事故———这一简单的道理已被千万次血的教训所证实。

  逝者已矣。即使“太空迷航”的事故之谜完全大白于天下,也不能换回那些逝去的生命,医治伤者的伤痛。更加值得关注的是,还有多少如“太空迷航”一样披着漂亮外衣而存在天然缺陷的游乐设施还在运行,而随时可能夺人命?对此,无论是政府管理机构,还是设计者、经营者,都应掂量“人命关天”的分量。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