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怀才不遇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9日15:54  新民晚报

  朱辉 (咨询)

  表叔退休后去一家民营公司发挥余热,那家公司的老板是表叔的本家,然而给表叔开出的“余热费”却不理想,起码与表叔的预期很有距离。

  表叔退休前一直在机关工作,自以为颇有点“谋略”。于是隔三差五闹辞职,可是闹来闹去,人没走钱也没加。

  “你说你是个人才,可是为什么混到退休,连个科长都没有当上?”最近一次闹“辞职”,老板半开玩笑地对表叔说。表叔的脸色顿时灰暗了,就像孔乙己被问及“为什么半个秀才都没有捞到”,他嘟囔半天,半天说不出一句明白话。

  事后,表叔回过神来,当然是愤愤然。他私下里谴责了狗眼看人低的老板,谴责了不重用他的“母单位”领导……最后把自己一生的不如意,统统归咎于怀才不遇。

  像表叔这样常常感慨怀才不遇的人,在国人中比例很高。这当然有人才选拔机制的问题,不过凭良心说,大多数怀才不遇者其实并无大才,只是自我评估过高罢了,自己往自己怀里作揖,时间久了,真觉得自己应该是尊人物。可是领导、同事都不怎么待见自己,于是长时间情绪亚健康,内心里仇视单位、仇视周围大多数人。

  为什么国人自我评估常有偏差?原因在于,我们拿自己和上司比较时,很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到对方的缺陷上。另外,由于人情社会的存在,确实容易在混得比自己好的人群中,发现若干个草包人物,于是难免情绪不稳,觉得自己受了很大委屈。其实假如你能用审视别人的目光,相对苛刻地审视一下自己,客观地说,许多自以为怀才不遇者,原本就是不堪大用之人。

  除了自我评估,我们的文学艺术,也常常潜移默化地让我们“怀才不遇”起来:往往在小说、戏剧中,小人物、不得志者常常有大智慧,或者身怀绝技;而混得人模狗样的家伙,通常是不学无术之徒——这些人怎么看都神似本单位领导,或者身边某个暴发户。于是我们便要气呼呼了。

  气大伤身,于事无补。命运虽然常常不公平,但它也不会故意去“迫害”一大片人。要相信大多数情况下,怀才不遇只是因为你的才不够,真正被天妒的英才是极少的。这样一想,多少可以心平气和。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