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请让我们脱离“审毒”疲劳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10日02:55  京华时报

  三聚氰胺一次次卷土重来,对整个社会是一个恶意的提醒:逐利的疯狂还在继续,正确的经济学与高尚的伦理学还很脆弱,而要斩断三聚氰胺的阴魂,就必须锻造出锐利无比的监管之剑。

  三聚氰胺魔影再现。据新华社报道,甘肃、青海、吉林等地又发现三聚氰胺超标奶粉。在青海省一家乳制品厂,检测出三聚氰胺超标达500余倍,而原料来自河北等地。

  三聚氰胺不断地卷土重来,此类新闻的受众已接近“审毒”疲劳。从去年底到今年,上海熊猫炼乳、陕西金桥乳粉、山东“绿赛尔”纯牛奶、辽宁“五洲大冰棍”雪糕、河北“香蕉果园棒冰”等乳品三聚氰胺超标案件不断发生,其次数之多,频率之高,以至有人怀疑,难道三聚氰胺会成为我们这个民族难以告别的伤痛?

  不管是已经查处的案件,还是新曝光的事件,人们不难发现,2008年的一些毒奶粉不仅还在,而且还能够安然进入市场,继续兴风作浪。在三鹿事件造成的一些婴孩死亡、近30万名儿童患病的惨痛后果面前,三聚氰胺竟然还阴魂不死,一方面说明某些企业和商家良心已死,另一方面则显示我们的食品安全监管依然存在病态。

  2008年以来,全国各地各部门对问题奶粉的打击和围剿,态度坚决,声势浩大,力度空前,也取得了相当的成果。但是,在运动式治理为主的情况下,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中的深层问题和矛盾并未得到很好解决。

  钟南山院士曾指出,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环节仍存在“多头管理、多龙治水”的弊端,这是导致食品安全事故屡屡发生的重要原因。新的《食品安全法》虽然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但食品安全牵涉到农业、卫生、工商、质检、交通运输等十多个部门,只要有一个环节监管不到位,就有可能出现问题,给消费者造成损害。

  以问题奶粉销毁难为例,此前据记者调查,大量问题奶粉仅仅是封存在库房里,并未销毁。究其原因,有技术方面的难题,但更关键的是问题奶粉的处理环节并没有明确责任。农业管奶站、质检管生产、工商管流通,但没有部门负责销毁环节。也就是说,正是由于监管体系存在的“最后一公里”漏洞,使毒奶粉得以逃出生天。

  “天下稍安,尤须兢慎”。不可否认,我们正艰难地从三鹿事件的泥沼中挣脱出来。记得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国家质检总局食品生产监管司一位官员在食品安全信誉与责任高端论坛上表示,中国乳品产业已走出三聚氰胺事件阴影。然而,残酷的事实让这种宣言蒙上了阴影,也带给人们更多的清醒和思考。

  三聚氰胺一次次卷土重来,对整个社会是一个恶意的提醒:逐利的疯狂还在继续,正确的经济学与高尚的伦理学还很脆弱,而要斩断三聚氰胺的阴魂,就必须锻造出锐利无比的监管之剑。我们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还有待完善细化,监管还需更加敏锐和常态化,监管执行力、问责力度还需要加强。

  这将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也有赖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在这场未有穷期的战斗中,请多看看那些可爱孩子们的眼睛吧,因为那些明亮的眸子里,闪耀着一个正常社会的良知与责任。

  相关报道见昨天A29版

  本报特约评论员詹勇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