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非遗”传承人的世博“野心” 古老艺术世博园展示的新机遇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10日10:45  大众网-齐鲁晚报

  

“非遗”传承人的世博“野心”

  济南面塑大师何晓铮的童子面塑活泼可爱。本报特派记者 刘军 摄

  本报特派记者王帅军郭静霍晓蕙

  上海世博会山东活动周期间,我省“非遗”项目中的精华在宝钢大舞台展示。走进世博会,对每一位传承人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机遇。然而,在欣喜之下,他们也有着自己的担心。

  44岁的杨红卫来自潍坊,是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的爷爷是当地有名的“风筝王”,一生制作风筝无数。

  来自济南的面塑大师何晓铮,同样为能来上海世博会展示自豪不已,几只大箱子里,满满地装着他最满意的面塑作品。 “这是传统的五虎上将造型,这是观音造型”。

  传承:也要有经费支持

  传统艺术形式之所以能够留存至今,源于一代代手艺人的传承、发展。“都是老师傅传下来的,里边有一代代人的心血,如果在我手里断了,那我就太对不起先辈了。”66岁的范正安说。

  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泰山皮影的传承人,一个人,一台戏,唱了几十年。他有三个孩子,两个女儿,最小的是儿子。孩子小时候,他就逼着他们学。

  让范正安颇感欣慰的是,这几年,子女们都在比着学这门古老艺术。“每年有经费支持,这种艺术的生存环境好了,收入也高了。说实话,如果没有这种利益驱动,就是逼着他们去学,也干不长。”

  市场:古老艺术艰难地迎合

  在宝钢大舞台范正安的泰山皮影展示间内,有两件皮影最为抢眼,一幅是“福娃”,一幅是“火炬手”,在他的工具箱内,还有一套宣传交通规则的皮影,而这些都是传统皮影戏中不曾有的。

  按照范正安的本意,传统艺术的魅力所在,就是在传承中逐渐定型的表现形式,任何迎合时尚潮流的改动都是对传统艺术的破坏,但他不得不通过这种表现形式的创新,来吸引观众。

  “皮影做得再好,也比不过电影、电视。”范正安说,很多年轻人喜欢皮影,只是好奇,把它当成了新生事物,真正热爱的并不多。

  改变:需要民众的文化自觉

  对于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世博会展示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现在什么事不都得做广告吗?上世博会,就是最大的广告!”一位传承人对于世博会展示带来的实际利益并不讳言。

  然而,世博会并不能彻底改变这些古老艺术的命运。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说,“这需要民众的文化自觉,自觉地去关注传统艺术,保护传统艺术。世博会上的展示,正是为了唤起这种文化自觉。”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