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酷暑烤蔫北半球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10日14:08  环球时报

  本报驻外记者联合报道

  “环球同此凉热”这两天在北半球得到了最残酷的证实。中国华北地区50年来罕有的40摄氏度高温,让北京的用水量创了百年之最,让刚回落的绿豆又卖上了“猪肉价”;在已致死近300人的印度,有高官敦促政府将高温天气设为“国难”;连一向与酷暑不沾边的俄罗斯,也有“近300人因消暑在河里溺死”。持续的炙热让素以高效著称的发达国家也无奈地放慢了脚步———华盛顿的一段铁轨居然被烤出裂纹,导致列车延误;英国则担心今夏高温将打击工人积极性,造成上亿英镑损失。面对被多国媒体和专家称为“极端天气”的酷暑,美欧等发达国家虽有完备的预警体系,同样无奈地只能报警,无法“自救”———除了及时普及防暑知识外,再发达的国家似乎也没什么高招。

  极端高温害苦多国

  “刚送走暴雨,又迎来滚滚热浪。”法新社7日这样形容中国近期的反常天气。文章说,继6日发布今年首次橙色高温预警后,7日中央气象台又继续发布新一轮热浪预警,并警告未来几天,中国北方和中部大部分地区将“高温少雨”,气温会到40度。法新社称,始于上周末的高温天气让医院里住满了病人,甚至还出现了内蒙古爆发蝗灾以及多地车辆自燃的现象。由于空调使用量增加,“北京开始对电力供应表示担忧”,据称,5日北京的自来水用量也达到100年来的单日最大用量。英国广播公司(BBC)说,在中国,“本来已有所回落的绿豆价格再次上涨,售价等同猪肉”。

  被炙烤的不光是中国人。根据美国国家气象局的监测,6日纽约的气温飙升至39.4摄氏度,创下该市74年以来的最高纪录,华盛顿也达到了38.9摄氏度,以至于奥巴马总统特别提醒即将离开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的美联社记者:“找地方去降温,多喝水。”但纽约气象局警告称,气温还可能会飙升到“威胁人体健康的程度”。持续的高温使以高效著称的美国无奈地放慢了速度———华盛顿市区至马里兰州的一段铁轨出现了裂纹,导致列车延误,华盛顿交通官员不得不强令列车降速行驶;纽约则发生了断电事故,造成大约1200个用户用电中断。

  在大西洋气候包裹中的欧洲,夏季一般并不十分炎热,但今年,欧洲多国被热浪“打晕”了。6月29日,英国伦敦创下了历史同期最高温度———33摄氏度。尽管这个温度会被很多热惯了的国家的人不以为然,但英国人却很恼火,因为高温降低了该国的生产力———根据英国智库经济和商业研究中心最新的调查预计,今年夏天的高温将让英国损失超过1亿英镑。在法国,7年前夺去了1.5万法国人性命的酷暑记忆被再次唤醒。从6月下旬开始,法国就连续出现35摄氏度的高温。前几天刚推到巴黎户外展出的世界最高蛋糕,被热浪晒成了“斜塔”,不得不提早结束展出。很少安空调的法国家庭,这几天开始抢购空调扇,记者常在巴黎地铁中看到有人抱着新买的空调扇,很多人还会互相询问“哪种牌子的空调扇制冷更好”。

  “莫斯科地处北纬55度附近,冬季漫长寒冷,夏季气温一般不会很高。6月份持续超过30度的情况十分少见。”俄罗斯《观点报》对莫斯科从6月下旬以来的反常高温感到惊讶。6月25日,莫斯科市气温达到33.1摄氏度,创下了11年来的历史新高。这几天,莫斯科市内冷饮消费量大增,街头喷泉和公园挤满了消夏的人,还有很多人酷热难耐,一跳跃进河畔戏水。俄紧急情况部迅速警告,“已有近300人不幸溺死”,显然他们不太习惯水性。上月底,在俄罗斯阿穆尔州还有一名俄军士兵在室外训练时被热死,莫斯科一位参加足球比赛的守门员也因中暑致死。事实上,由于冬季寒冷漫长,以往的夏季通常是俄各单位集中进行户外操练的好时候。

  在因炎热导致死亡已“司空见惯”的印度,今年的状况更让政府感到棘手。悲伤的奥里萨邦救灾官员早就建议政府应该宣布高温为“国难”。《印度斯坦时报》3日称,过去一周内,印度气温直逼50摄氏度,直接死亡人数近300人。在印度,一旦出现高温,停电6-10个小时是常事,甚至会牵连交通信号灯,近日新德里就有1/4的红绿灯“罢工”,交通混乱不堪。BBC说,印度很多城市因为缺水少电以及燃料涨价,引发市民上街示威;新德里还有一对邻居为了争一桶水而大打出手,结果住进了医院。在素来很热的海湾国家,科威特、伊拉克和沙特近日都出现50℃以上高温天气,伊拉克民众抗议停电的行动还导致伊电力部长的辞职。1

  上一页12

  全球变暖诱发异常天气

  与往年极端天气出现时一样,“气候变暖”迅速被揪出来,成为今夏北半球高温的罪魁祸首。法新社、法国《世界报》、《费加罗报》等都在5日引用法国、美国气象研究机构的数据表示,今年初以来的全球性气候变暖趋势明显,令人担忧。牛津气候动力集团负责人迈尔斯·艾伦也宣称:“人类对气候的影响显而易见,使罕见的天气变得常见。如果不是气候变暖,今年的热浪是不会出现的。”

  世界气象组织公布的2006年气象统计报告表明,北半球的气候变暖甚于南半球,拿1961-1990年间的气温与1997- 2006年间作对比发现,南半球上升了0.27℃,北半球却上升了0.53℃。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去年的报告称,由于全球变暖加剧,过去近10年里,全美创纪录的高温天数是创纪录的低温天数的2倍以上。研究人员说,如果没有发生全球变暖现象,这两个数值应该大致相等。

  对于中国大部分地区的高温现象,德国环境专家维海恩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国位于世界著名的季风带,在不同年份,季风“脚步”反常,会引起气候反常。维海恩也认为,热浪光临北半球,与全球变暖存在一定关联,同时,城市的“热岛效应”也增强了热浪的剧烈程度。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丁一汇看来,今年在华北和东北,许多地方的“持续高温在强度和日数上已突破历史极值是非常异常的”,而气候变暖会导致“极端事件出现的概率变高”,今年北京地区出现40.6度,就是因为北京气候变暖比较厉害。

  不过,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副所长白虎志却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不应该把气候的正常变化“极端化”,也没有证据表明人类活动直接导致了气候变暖。白虎志认为,现在所说的酷热纪录被刷新,最多也就是近几十年内的事,“一年冷一些,一年热一些,是很正常的”。

  现代人越来越不耐热了?

  此次北半球的热浪在多国造成不小的伤亡,但与人类历史上的高温惨剧相比,这还只是“小巫见大巫”。中国夏朝末年,高温肆虐导致大范围旱灾,加之统治者不加体恤,使得人们喊出“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的口号,导致夏的灭亡;1743年,中国华北大旱高温,仅北京城郊就热死1.14万人,流民、饿殍遍野。1908年,澳大利亚持续十多天的高温,导致大面积草场被焚和大量人畜死亡,让这个“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损失惨重。而美国1993年费城热浪曾导致118人死亡,1995年芝加哥热浪致死600多人。2003年的西欧酷暑,在短短半个月内夺去了3万人的性命。

  这不禁让人发出疑问,现代人的耐热力是不是下降了呢?“由于长期住在人工环境中,当代都市人的抗热力大不如前,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热岛效应,则使大城市气温高于周边,更令都市人难以忍受。”加拿大人威廉斯告诉《环球时报》记者。

  对付高温热浪,每个国家似乎都没什么好办法,人们只能越来越蜷缩在屋子里,靠空调度日。英国政府现在就很担心,酷暑让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大打折扣。为了防暑降温,英国每天要花掉600万英镑,可据一家英国智库估计,每天将有成千上万英国工人因高温导致的火车晚点而迟到,让企业每天损失400万英镑。德国一些雇主则担心,高温将导致更多的劳动纠纷发生。德国《商报》5日称,根据医学报告,最适合工作的室内温度为22摄氏度,气温每上升1度,职工工作效率就会下降5%,“一些员工希望室内温度达标,但雇主却不愿意为此花空调费”。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起来以后,人们对气候的要求的确不一样了。”白虎志研究员以沙尘暴为例说,沙尘暴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非常厉害,现在已经少了很多,但人们对此却越来越在意。“这一方面是因为人们生活条件提高,承受能力降低,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生产发展以后,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更大了。”在英国赫尔大学从事气候研究的彼得鲁斯教授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气候对英国乃至欧洲的影响层面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和过去一场雨雪冲毁一片庄稼相比,如今连续三四天的雨雪或大雾天气,迫使大批国际航班被迫停飞造成的损失要严重得多。英国政府气候问题首席顾问尼古拉斯·斯特恩则警告说,如果人类按照目前模式发展下去,到21世纪末,全球温度可能会升高2-3摄氏度以上,这将造成全球GDP下挫5%-10%,而贫穷国家会超过10%。

  那么,能不能对热浪进行预警呢?法国今年6月1日起就启动了监控系统,气象台和卫生监督所密切关注高温迹象。当局的热线也已开通,媒体上更是大量报道如何预防中暑的知识,并告诫人们及时就医。美国第一套热浪预警系统最早是在费城建立的。那是在经历过沉痛教训后才完成的一个步骤。1993年,费城遭受严重的热浪袭击,当年该市有118人死于与热浪有关的疾病。据美国热浪预警系统创始人之一劳伦斯·考克斯坦博士计算,从1995年到2003年,热度指数以及热浪预警报告确实使美国大城市中“因热而死”的人数有所减少。美国已建立起多重气候观测网络,收集从陆地、海洋、大气和环地轨道获得的各类气象数据,这些进步使得夏日的热浪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监测和预警的。但照今年的情况看,除了及时发出预警,普及防暑知识以外,对付酷暑,再发达的国家也没有高招。▲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时报》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转发此文至微博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