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创新思维抓实效打好扶贫组合拳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11日04:03  大洋网-广州日报

  万庆良率广州市政府代表团赴梅州

  考察扶贫开发“双到”和“双转移”工作

  ■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双到”工作指示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具体部署,本月28日,全市230名驻梅州干部全部进村入户。

  ■今年起连续四年,广州每年安排不少于1亿元用于广州(梅州)、广州(阳江)、广州(湛江)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

  ■广州市3年内给予每个贫困村帮扶资金50万元,超过300贫困户的村给予帮扶资金55万元以上,总额将达到1.15亿元。

  本报讯 (记者舒涓 通讯员穗府研)10日、11日,广东省副省长、广州市委副书记、市长万庆良率广州市政府代表团赴梅州考察扶贫开发“双到”(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和“双转移”工作。万庆良要求各级各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双到”、“双转移”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以真诚的感情、扎实的工作、创新的思路、有效的成果开展对口帮扶,广州市将以主人翁态度,全力推进“双到”、“双转移”工作取得新突破。广州市副市长甘新、曹鉴燎,梅州市领导李嘉、李金元、张远方、彭耀新、邓建华参加了活动。根据广州市委、市政府要求,本月28日,全市230名驻梅州干部要全部进村入户,到岗到位。

  “不缺粮,不缺衣,有肉吃,这才算是维持正常生活,如果村民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吃不到一顿肉,那就说明帮扶不到位。”

  10日下午,万庆良一行驱车前往广州团市委对口帮扶的安乐村。团市委建设了爱心生态果园,将两百多棵蜜柚树分给35家帮扶农户种植,人均年收入可增加约1千元。万庆良表示,要将包括蜜柚在内的梅州市的农产品集中起来,广州通过动员组织市内大型水果蔬菜批发市场,帮助梅州农产品打开销路,并努力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下转A2版)

  (上接A1版)万庆良还先后慰问了戴德泳、戴礼亮等贫困户家庭。戴德泳喜欢拉二胡、吹笛子,家里的墙壁上挂了好几幅抄在旧挂历上的乐谱。见到万庆良一行,戴德泳即兴吹奏一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情。万庆良鼓励戴德泳要有信心,“家里有困难,党和政府会帮助你。在广州的对口帮扶下,相信你的生活会越来越好,也祝你笛子越吹越响!”

  万庆良走进贫困户戴礼亮家厨房,揭开锅盖了解戴家的生活状况。他表示,对口帮扶,关键是提高农民家庭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不缺粮,不缺衣,有肉吃,这才算是维持正常生活,如果村民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吃不到一顿肉,那就说明帮扶不到位。”

  获悉戴礼亮的女儿在镇里务工,万庆良进一步指出,家庭人口构成是决定农村家庭经济状况的重要因素,对于丧失劳动力、老弱病残贫困户,要帮扶购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确保他们基本生活有保障;对于贫困户家庭子女,要确保其享受教育的权利,并帮助他们到职业技术学校就读或进行针对性技术培训,推荐务工就业,实现“输出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摸清底子,多动脑子,多想点子,帮扶关键要对症下药。要帮助更多贫困户就近务工,保证其增收、家务、耕种三不误。

  在与大埔县凉伞村的县、镇、村领导座谈时,万庆良要求广州市相关扶贫单位进一步明确脱贫目标和时间表,巩固帮扶成果。他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进一步摸清底子。对每个帮扶村、帮扶点、帮扶户的情况以及当地的优势资源、劳动力情况等都要摸查清楚。二是分类实施。帮扶关键要对症下药,按照“一家一策”的要求,采取产业帮扶、项目帮扶、技术帮扶、社保帮扶、就业帮扶等多种措施。三是创新思维。广州市相关区、市直部门和企业要多动脑子,多想点子,结合自身优势,放大帮扶资金效应,在各帮扶点掀起比学赶帮的氛围。

  昨天上午,万庆良考察了市司法局对口帮扶的凉伞村。司法局通过购买养老保险、危房改造等7种措施帮扶该村49家贫困户脱贫,脱贫措施“一家一策”,均在村里公开。万庆良指着公示板上几家纯女户家庭说,他们积极响应国家计生政策,要优先帮扶他们。要利用民营电子加工厂就设在村口的便利,帮助更多贫困户就近务工,保证其增收、家务、耕种三不误。

  在与兴宁市凉伞村的市、镇、村领导座谈时,万庆良对其打造主导产业、形成规模效应的思路表示肯定,同时提醒种桑养蚕等项目必须在科学研判、充分试点的基础上铺开,“种养有成效,才不会失信于民,不会折腾老百姓。”他对帮扶单位提出了三点意见:一是抓落实。根据已制定的扶贫规划和工作方案,做好与镇、村的对接,尽快推进。二是抓资源。对口帮扶不是一个单位、一家企业的责任,要充分利用掌握的资源,发动志愿者、慈善机构、社会企业等投入帮扶工作。三是抓长效。要用长远眼光做好项目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还要建立长效的感情联系,“三年帮扶任务完成,贫困户家庭年收入达到标准提高到2500元了,不能驻村干部一走,又掉到了2000元。”

  万庆良还带队考察了在建的梅州广州大桥、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和已经启用的广汽强华(梅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检查广州对口援建项目及“双转移”工作推进情况。万庆良指出,广州与梅州携手探索出全新的“强华模式”,不是单纯在工业园里另起炉灶建一个新厂,而是充分整合梅州本地的产业基础,充分发挥广州的市场、资金、技术优势,互补对接,合作共赢,有效促进两地产业优化升级。

  不仅要从物质上、经济上进行帮扶,使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持续提高,还要从精神上加强帮扶,增强群众脱贫致富信心,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在昨天下午的广州-梅州工作交流座谈会上,万庆良指出,开展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是省委、省政府从全省发展大局出发,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执政为民的重要战略部署。穗梅两市于2003年结成对口帮扶关系。本次“双到”工作,广州将帮扶梅州230条贫困村、35089户贫困户、159417人。广州对梅州的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目前正在有效推进,体现在领导重视,组织落实;分类指导,针对性强;加大投入,广泛参与等方面。为强力推动“双到”工作深入开展,他提出接下来突出抓好六个“强化”:

  一是强化规划指导。按照汪洋书记提出的“靶向疗法”的要求,进一步加强调查摸底,坚持“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原则,针对扶贫对象的不同需求和发展意愿,制定和完善具体到每个村、每户的帮扶规划和脱贫措施。

  二是强化思路创新。推出更多有效措施,打好“组合拳”。不仅要从物质上、经济上进行帮扶,使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持续提高,还要从精神上加强帮扶,增强群众脱贫致富信心,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三是强化干部驻村制度。本月起至2012年年底,广州市每个挂村单位每年派一名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驻村。相关单位要研究制订驻村干部工作管理制度。

  四是强化典型示范作用。在对口帮扶的8个贫困县(市)中各选择3~5个贫困村或若干贫困户作为示范点,总结扶贫新路子、新办法和新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展开交流,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五是强化资金使用效应。在加大政府财政资金投入的同时,广泛动员企业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工作。要提高帮扶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资金重点投向“造血”项目。

  六是强化责任考评机制。广州市下月要全面完成第一轮巡查考评工作,迎接11月省考评,考评结果要公布并实行问责制,各挂村单位务必按照省的《考评办法》逐条逐项抓好落实。

  万庆良说,“双转移”是省委、省政府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也是实施扶贫开发的重要抓手,穗梅两市政府携手合力推动,合力共建产业转移园,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创新产业合作模式,联手推进“双转移”工作有所突破。为争取“双转移”取得更大突破,他建议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确保资金支持。今年至2013年连续四年,广州市每年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不少于1亿元用于广州(梅州)、广州(阳江)、广州(湛江)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

  二是大力推进企业和项目入园。将广州更多优势产业延伸至梅州,打造若干个关联度大、辐射力强、带动性强的项目,重点推进珠江啤酒集团梅州珠江啤酒分装有限公司落户等项目。

  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将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招商工作纳入广州市经贸合作、招商引资和对口帮扶梅州工作计划统筹安排,充分利用“广交会”、“广博会”等大型展会,利用“山洽会”、“泛珠洽谈会”、“广州经贸网”等经贸合作平台,组织召开产业转移专场招商推介会。

  四是加强劳务帮扶。组织第六届“山洽会”,签订劳务帮扶项目。采取对口订单培训、提供岗位信息、开展就业服务等方式帮扶梅州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