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与孩子相遇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11日07:16  新闻晨报

  □星期日新闻晨报记者 王崇

  主持人:王崇

  关心儿童,关心家长。

  儿童中心是这样一个地方:为人父母者,可以聚集于此,分担困惑、疲惫和无助,分享对孩子和我们自己的重新认识。

  ■联系我们:

  邮件:ertong_zhongxin@126.com

  地址:汉口路300号18楼星期日新闻晨报“儿童中心”版

  邮编:200001

  短信:15921511594

  (只收短信,报纸回复)

  总第五十期

  博客开通

  一直有读者询问,如何可以看到全部的“儿童中心”的文章。在实习生的帮助下,有了博客现在的面貌。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wangchongjzh

  “儿童中心”专家团

  伊爱娃(瑞典):

  瑞典驻上海总领事馆新闻文化处主管

  孙向晨: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孙瑞雪:

  孙瑞雪教育机构创办人,“爱和自由、规则和平等”教育精神发起人和倡导人

  蔡敏莉(中国香港):

  中国国际萨提亚学院创会会长、中国九型人格协会会长

  约翰·贝曼(加拿大):

  加拿大太平洋国际萨提亚学院创办人,国际家庭治疗联合会董事

  “难以相信的时候仍然毫不怀疑地相信,才是信任。即使有许多不利条件,也不认为是失败的预兆。在没有希望的时候要抱以希望。把儿童的教育和文化结合起来。在似乎难以产生爱的情况下也要尽量去爱。对他人世界的关心没有任何时间的限制。在这个世界上不能只为一己之利而行动。教育现场充满了矛盾。我在其中一边体验一边学习。 ”这是日本教育家津守真日记里的一段话。

  每次读这段话,心中升起无限敬意。一位真正的教育者。

  津守真是谁?这是他的自我介绍:“作为一个儿童的研究者,我已人到中年,度过了人生的大半时光。最初,我被御茶水女子大学附属幼儿园孩子们的游戏吸引住了,加入了这个行业。这所幼儿园,深受20世纪前半叶盛行的美国进步主义教育的影响。它不受限于固定的课程,在孩子自发的、用生命创造的游戏中,我看到了其人性教育的原型。同时,我也看到了让这样的课程能够成形的保育者的苦心。1983年我来到了教育第一线,成为一个能和孩子时时在一起的教师。 ”

  本期特别推荐包括津守真在内的日本教育者关于学前教育的思考。阅读时,可以思考这样的问题:作为孩子的家长,你遇到你的孩子了吗?

  摘录时有部分修改和删节。

  在和孩子的交往中成长

  帮助孩子成长,自身也向着人生目标的完成不断进步。培育孩子的成人与孩子相遇,对孩子的表现做出回应,和孩子一起经营“现在”,反思和考察与孩子共处的体验。在这样的生活中成人每天都在学习。孩子会通过和保育者的接触找到自己的存在感,会抱着希望生活在“现在”,不知不觉中被培育出涌动于内心的能动性,形成对周边事物选择的自我意志。

  王崇读后感:与不同成人的接触,会有不同的感受。当感受不被成人理解时,孩子是不会感觉被看见的。那时,孩子是没有存在感的。没有存在感,也就不会抱着希望生活在“现在”,也就不会在内心中涌动出能动性。这就是很多孩子被动和胆小的真正原因。其实,更现实的问题是:成年人,你能感知自己的存在吗?

  相遇的偶然性和相遇的决心

  谁都不会忘记第一天到学校工作的情景。因为第一天来到教育第一线时,就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完全是为了和孩子在这里相遇。“我一直对第一天的事情记忆犹新。对当时的感觉、当时的疑问,我一直在反复思考着。”“第一天,我来到院子里时,正好遇到四岁的H,他和两岁半的弟弟一起由父母带着来到学校。当时院子里已经有几个孩子在那里玩了。”(参考第一章、一)。

  我们所接触到的往往是某个特定的孩子。今天,我和某个孩子在这个地方相遇,不是我的选择,而是偶然的机遇。当然,看似偶然,其实因为我在这所学校里工作,和那个孩子的相遇也有必然性。孩子的家长让孩子上这所学校,造成了我们相遇的机会。然而,今早当一个孩子从大门口走进来的时候,我是否成为和这孩子见面的第一人,是事先无法预料的。是否能够做好准备,把学校作为双方成长的地方,那要看保育者的决心。

  王崇读后感:即使是孩子的家长,很多时候,也并没有下定决心,把与孩子相处看成是自己与孩子的共同成长。

  作为平等的人的相遇

  “和孩子相遇的时候,对我这个成人来说,有我不能彻底弄清的未知的世界,孩子是另外的一个人。孩子毕竟是超越了成人理解的、不允许别人支配的、有尊严的人。这是和孩子相遇时的基础意识,是成人和孩子相互存在的模式(《教育工作的一天及周边》)。”相遇时,我们和孩子是平等的人。虽然有教师和学生、能力高低和立场的不同,但是对方和自己都是生活在自己人生里的平等的人。

  这一点,我们要反复地重新认识。“‘拥有’的关系,是人与人关系的基础。无论多么幼小,哪怕有残障,人都不是任何他人或组织的所有物,都是有尊严地生活的人(参考第四章、二)。”

  作为平等的人,相遇的基础是超越个人的更宏观的存在意识。如果没有这样的意识,人和人是不能真正平等的。

  比起与成人接触,与孩子接触是容易的。孩子有让人变得纯粹的人性魅力。

  王崇读后感:“无论多么幼小,哪怕有残障,人都不是任何他人或组织的所有物,都是有尊严地生活的人。作为平等的人,相遇的基础是超越个人的更宏观的存在意识。如果没有这样的意识,人和人是不能真正平等的。 ”有了这样的意识,当我们看到孩子身上这样那样的问题时,我们才可能有这样的理解:我的孩子本身没有问题,他/她只是遇到了问题,需要帮助。

  相遇时的信赖和疑虑

  相遇是以分别和再会为前提的。一起度过了一天的孩子,到晚上回家,第二天和他们再见面。有时候我们会担心今天和孩子之间的亲近能不能维持到明天,特别是在寒暑假之后。但是,一旦有了和孩子心灵沟通的体验,就让我们相信,就算一段长时间没有见面,我们和孩子的关系也不会有什么改变。即使时光流逝会有新的情况出现,“但是不管什么样的预想不到的情况出现,我都暗暗下定决心,自己要成为孩子中的一员,作为一个和他们共同生活过的人去和孩子交往。”这样的想法让我和孩子再会时能够一如既往地与他们接触(参考第二章、五)。“在有一段时期里,我每天竭尽全力持续地帮助孩子,和孩子一起生活。这一记忆在我心中是永远不会被抹去的……对孩子本人来说,我想,那段记忆也是很难忘的吧。只可惜没有什么机会能够对此相互确认……尽管对过去记忆的怀念挥之不去,但是,我们不会仅止于此。我和孩子在那个时候彼此都从对方获得了生命力,并在那之后,都带着同样的力量,各自走在不同的道路上,这一切是后来和孩子重逢后才知道的(参考第七章、一)。”

  在心灵深处的情意是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的。

  重新做好真心面对的心理准备

  是否做好了和孩子相遇时适当的心理准备,是保育者每天都要自问的问题。“孩子停滞不前的时候,也就是我感到和孩子的关系停滞的时候。如果到了那种时候,即使是把别的所有的事都放到一边,也要下决心认真地面对那个孩子。这样的情况我过去经历过多次。这次又重下决心面对这个孩子,在这样的心境中迎来了清晨(参考第四章、一)。”真不可思议,心里一旦有了这样的决定,那一天竟会变得非常不同。“我想,无论如何要成为这个孩子的伙伴和孩子一起度过学校生活(参考第四章)。”我在孩子旁边慢慢地蹲下去,孩子看着我的脸笑了。于是我有了亲近孩子的空间,从而照顾这个孩子成为可能。并不是任何时候都有这种可能性的,这是在某个时候像一种恩惠一样赐予我们的机会。

  王崇读后感:我看到一个成熟而温柔的人。

  交往表现和理解

  孩子的游戏是无意识中创造出来的作品。

  在和孩子相遇以后,保育者会和孩子继续交往。如何看待每一个孩子的行动,会决定保育者如何与孩子交往。如果把孩子的行动看作是无意义的淘气,保育者会对孩子加以制止,再让孩子按照教师的意图行动。

  在外部观察到的行动是内部世界的表现。这样的想法使我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变得非常有意思。为把孩子的行动作为表现来理解,成人要抛弃固有的观念,努力地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发挥想象力。

  “孩子在游戏中的行为表现其内心世界,可以说这是孩子在无意识中创造出来的作品。成人通过孩子的表现而理解孩子的世界。孩子对自己心里的愿望并不能充分地意识,通过成人对孩子的理解,让孩子的心理得以向下一个阶段发展。”

  “孩子在游戏中的表现和成人的理解可以与文学作品的作者和读者相比较。好的读者比作者自己更能理解作者。”在我从事教育实践的第一年,在我和孩子之间有好几次戏剧性的情况出现。

  一个孩子盒饭吃到一半时把剩下的饭都扣翻在桌子上。当我们把这个行为看作是这个孩子内心世界的表现时,就理解到这个孩子是在演示“最后遭到失败的经历”,他是想把被动的经历变成积极的行动表现出来。那以后,我不仅非常重视孩子是否开始投入活动,还懂得了让孩子把他想做的事做完,一直做到他自己满意为止,也是非常重要的。

  当我认识到某个孩子揪别的孩子头发的行为是其“害怕别人从后面抓住她”的心理在表现时,我看那个孩子的目光也就自然地变得和蔼。在我们论及表现和理解的时候,我不能不顾及我从事教育工作最初两年的体验,有关这些体验我记录在《如何看待孩子的世界》一书里了。

  王崇读后感:透过孩子的行为,了解孩子内在曾经历以及正在经历着怎样的历程。这样看孩子,看人,让人对世界充满希望。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