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装泥鱼,充满智慧的觅食“游戏”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11日14:22  金羊网-羊城晚报

  周日大观

  文/羊城晚报记者 林丹

  图/羊城晚报记者 施用和

  昨天,酷热。珠海西部大虎海堤上,11名中年汉子在骄阳下飞舞着小刀,青绿的竹片在他们手中瞬间幻化成一束竹花……珠海斗门的装泥鱼习俗在今年6月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斗门为了这份文化遗产的传承,举行了一次装泥鱼比赛。

  编小鱼笼要用三种篾条

  眼下,是比赛的序曲,11名虎山村和马山村的农民比赛织鱼笼。

  鱼笼是装泥鱼的必备工具之一。鱼笼由笼口、笼须、笼体、笼尾等几部分组成。一般选用两年竹龄的“粉单竹”,先去竹囊、刨清篾皮、劈开创口,再破篾、拖篾,共5道工序。他们需要开出笼口篾、三绞篾、织笼篾等3种不同厚薄、不同韧度的细篾条。昨天的比赛定为半个小时,鱼笼要达到长18-20厘米,直径8厘米。还不到半个小时,马山村的张荣友就结束了手里的活计,但是,他的鱼笼没有达到规定的长度。晚他一步的虎山村人黄炳夫得了冠军。因为他编的鱼笼达20圈,且精细均匀,漂亮。

  鱼笼编好了,40多名农民穿着蚝袜,每人带着100多个鱼笼,腰挂鱼篓,扛着2米长的泥板下到滩涂。他们把鱼笼挂在泥板前的扶手上,左脚踩着泥板,右脚用力后蹬,泥板像雪橇般载着他们划向远处……他们不时弯下腰,把鱼笼放在他们观察好的泥洞口,将笼尾折起,用泥压上。收工时,他们会按原路收回自己放的鱼笼,如果他们判断准确,洞里的泥鱼跑出来时就会撞进笼里。这时打开笼尾,将泥鱼倒在腰间的鱼篓里。夕阳下,他们在滩涂忙碌的剪影就如一幅水墨画。

  装泥鱼还要蚝袜滑泥板

  泥鱼又称花鱼,或七星鱼。色灰黑,长三四寸,身有花点,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因其颜色与泥土相近,村民们都习惯把它叫作泥鱼。广东沿海一带捉泥鱼的方法有许多种,有些地方用网围,或是钓,有些用脚在滩涂踩,把泥鱼赶出来再捉。据称,乾隆年间,虎山村村民黄元亨及其次子黄子常在带领族人生产劳作的过程中发明了“装泥鱼”的技艺,为了防止脚被蚝壳划伤,村妇们用布缝制了多层的、像雨靴一般的蚝袜。泥鱼表皮非常光滑,经常在浅滩上跳跃,很难徒手捕捉。黄元亨根据泥鱼喜欢在泥洞里出没的习性,琢磨出用笼子诱捕的方法。“装”在广东方言中有诱捕之意。黄氏将这种方法传授给邻村的黄姓家族。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在斗门虎山村、荔山村、马山村、网山村、大海环村、石狗村这种捉泥鱼的方式尤为兴盛。算起来至今已有240多年。

  装泥鱼习俗传承人黄炎兴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在滩涂上行走是十分困难的,有些地方的淤泥没及大腿,搞不好还会陷下去。滑泥板的好处是不会下陷,安全,而且速度快,省力。一个人带几百个笼,收获也多。当时,他们往往会将大批的泥鱼贩运至中山、江门、新会、台山等地区,成为当时非常重要的一种贸易形式。

  其实,滑泥板出现得可能更早一些。1683年,施琅攻打台湾,珠海淇澳人钟宝为副将。船至鹿耳门,因退潮水浅,无法靠岸。施琅无计可施。钟宝向施琅献计,几天内赶制了一批滑泥板。中秋夜,钟宝率兵数百,夹带大刀、火药罐,蹬泥板上岸,并向岸边敌船、炮台投火药罐。施琅引大军后至,登陆成功。钟宝功升左都督。

  为习俗划定泥鱼保护区

  下午5时许,40多名汉子陆续回到岸上。能够捉到10条以上的人不多,大部分人只捉到三四条。虎山村的黄德羌“装”得最多,14条。同村的黄萼栋和张松有分别“装”了11条和10条。黄炎兴说,夏天本不是捉泥鱼的季节。天太热它不愿意出来,在泥里呆着更凉快。当气温在20到25摄氏度时,泥鱼最喜欢出来嬉耍。重阳节至开春这段时间泥鱼最肥,这期间,逢初一、十五,潮水退得远,滩涂大,是装泥鱼的好时机。

  虽然滩涂越来越少了,斗门仍在为保留装泥鱼这一文化遗产而努力。在虎山村黄氏宗祠设“装泥鱼传承基地”,让鱼笼编织进入了学校的第二课堂。政府划定乾务镇大角头水闸与连湾闸海滩一带为泥鱼生态保护区。是啊,没有了滩涂也就没有了泥鱼,那么装泥鱼习俗也将不存在。(发自珠海)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