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培养自己的“金融裁判”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12日05:41  荆楚网-湖北日报

  荆楚网消息 (湖北日报) 据新华社北京11日电 我国的专业评级机构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11日在京发布2010年国家信用风险报告和首批50个典型国家的信用等级。这是中国、也是世界第一个非西方国家评级机构第一次向全球发布的国家信用风险信息。

  与美国评级机构差异明显

  这50个国家分布于全球各洲,欧洲二十国、亚洲十七国、北美两国、南美六国、非洲三国和大洋洲两国,50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合计占到世界经济总量的90%。根据评价结果,中国信用等级本币AA+、外币AAA,美国本币AA、外币AA,德国本币AA+、外币AA+,日本本币AA-、外币AA。

  从大公的国家信用级别与美国三家评级机构——穆迪、标普和惠誉的评级结果比较分析来看,明显地反映出在不同评级理念指导下对具体国家偿债能力在判断上的差异。美国三家评级机构之间的信用等级差异较小而大公与三家评级机构的差异则十分显著,其中共27个国家存在明显级别差异。

  国际评级机构遭“公信力”拷问

  长期以来,美国穆迪、标准普尔、惠誉三大国际信用评级机构被视为“金融市场的看门人”,一直占据着世界评级市场的高端话语权。然而,长期以来形成的美国评级模式及由其控制的国际评级体系潜藏着巨大风险。那些曾经大量被标以AAA和AA级的高信用等级债券产品,在金融危机中被证明严重高估。欧洲债务危机当中,三大评级机构频繁调降希腊等多国主权信用评级,进一步加剧了欧洲债务危机和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

  反观中国,同样深受美国评级模式的损害:虽然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但却因为没有国际评级话语权而缺乏保护债权国利益的能力。中国经济虽然历经30年仍保持快速发展,却因为没有国际评级话语权而没有人民币的国际市场定价权,无法保护人民币在国际化进程中的国家利益。

  亟待培养自己的“金融裁判”

  金融市场的评级话语权掌控在别人手里,无疑将对我国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因此推动本土信用评级机构发展,牢牢掌握话语权,已是刻不容缓。

  当前国际社会越来越认识到信用评级的重要性。今年4月底欧盟宣布要建立自己的信用评级机构。俄罗斯、韩国、日本等也纷纷制定相关法规,扶持保护本国评级机构发展。

  业内人士指出,掌控信用评级话语权的国家长期拥有最高信用等级,由此每年可以帮助其少支付数千亿美元的债务利息。而我国却因为评级话语权的缺失,政府和企业海外融资成本大增。

  另有专家表示,培养本土信用评级机构,争取国际评级话语权,对维护我国金融主权、推动国际信用评级体系的重构具有重要意义。不过,建设中国有影响力的信用评级等级体系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