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一次,国人如此直面世界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12日06:45  解放日报

  本报记者 郭泉真 尤莼洁

  就大众而言,五千年来可曾有过,如此大量而集中、直接而持久、平等而祥和的中与外相逢?

  两月了,数以千万计国人走进世博,直面世界,遇见他国。

  盛会空前。这是中华开放史与中外交流史上,大众层面第一次。

  国际展览局《公约》第一章第一条开宗明义:展览会无论名称如何,其宗旨就在“教育大众”。中央领导同志亦早有言:“世博会对经济的促进只是一个方面,更深远的在于文化层面的带动和促进。”世博作为“重要契机”,文化自是题中之意。

  一场大事件正在你我身边发生。

  中外大众的文化触碰,也成为一种“精彩”与“难忘”。人人可遇,天天上演

  郭:有一幕刻骨铭心。“试运行”我路过澳大利亚馆,厚厚深色大玻璃门关着。好奇的游客凑在门上张望,突然骚动起来。有的表情惊愕,猛地后退,更多人爆出一阵笑声。我走近才看清,原来馆内正在布展,老外们发现游客举动,友好开起玩笑。他们纷纷模仿门外人姿势,隔玻璃把手和手对贴在一起、眼和眼对凑在一起,激起更多欢乐互动。我当时心里一动,这多像一个隐喻啊——中华文明尤其普罗大众,与世界虽还隔着一扇深厚的、远处难看清的玻璃门,但文化的本质正如玻璃毕竟透明,是可以因世博走到一起、彼此凑近、直接对视,从而“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

  尤:我们只亲历了这30年开放。对今天中国老百姓来说,那些世博会上中外大众之间的文化相遇,肯定是新鲜的。有次我在立陶宛馆排队等敲章,问馆方一位小伙子:“你们在第几页?”他一脸认真地回答:“seventy-two(72)”。我于是认真念叨着seventy-two,翻开手上的世博护照。找来找去找不着,我继续认真地问他:你能不能帮我找到那一页?旁边馆方敲章的女孩子看不过去了,指指台上小纸片,“护照没有立陶宛馆页!”这时小伙子也憋不住了,大笑拍拍我的肩。国外待过都知道,这是常见的小玩笑。但对我来说,有点惊喜,也有点温馨。

  郭:就在这种互动里,中外大众的文化触碰,也成为一种“精彩”与“难忘”。人人可遇,天天上演,普通民众都能体验。我妻子在利物浦馆,进门就被迎宾员热情拉去,不由分说“按”在凳上。我以为什么体验,站在一旁等,可半天没动静。面面相觑,热情的迎宾员急了,怯怯地问我,“你们不是一起的么?你不给她来一张么?”我才发现,凳后是利物浦足球队巨幅照片,专给游客拍照留念,而我拿着相机。利物浦馆的“热情”文化,让我们想起就乐,记忆鲜明。

  尤:波兰馆有天在中山公园搞活动,装3个能放肖邦音乐的凳子。仪式结束,一位老人上来问波兰人,“××会不会来?”他说当年偷偷听肖邦时,顺带知道了这位波兰演奏家,很崇拜,一直想见见。巧的是,波兰馆总代表小时也来过中国。40多年前吧,他说那时中国流行一首波兰民歌,还现场哼了几句。说实话,我真没听过。总代表说,现在年轻人大概不知道了。那一刻我鼻子有些发酸,那一种时空交错,令人久久唏嘘。

  郭:另一种中外大众的文化交流,是发现世博展示中的文化风景,比如“国民性”。对许多群众来说,看世博就是看异国风情,国民性便是一大看点。城市最佳实践区“汉堡之家”,大多是技术性介绍,听得我们云里雾里。忽然想到,为不流失热量,整幢大楼家家户户一律不开窗,怎么可能做到?讲解员笑了,说在汉堡当地,德国人一贯的严谨可以确保,要么不住进来,住就决不开窗。这种让人回味的文化看点,世博园俯拾皆是。最难忘的是印度本地治里馆一位美女讲解,出生在澳门、移民葡萄牙、英国上大学、北京工作过、现在上海参加世博、身上穿着印度服饰、脚上蹬着日本木屐……这本身就是一道多元文化交融的风景、世界文明盛会的象征了。

  尤:我想,承载城市发展理念与科技展示的,最终还是文化。德国馆“动力之源”金属球很有名,许多人误解是高科技玩意。但技术经理卡斯柯告诉我,它的技术原理十几年前就很成熟。现在投入100多万欧元、动用斯图加特大学多位学者研制它,大部分目的就为如何更“有趣”,让观众游戏中领悟:美好城市要大家合力打造。许多人概念中,德国这个民族是最爱科学、最“工具理性”的,但金属球和德国馆其它展示恰恰说的是“平衡”。生活的终极价值不是寻求技术的箭式向前,懂得“中和”,美好与丰富才是心灵与人类的文化归途。

  一届世博的真正价值,本质上在于有多少真正的触动人心,大众的文化触动无疑是其中要义

  郭:我们有过丝绸之路、七下西洋,有过遣唐使者、马可·波罗,有过佛教南来、西学东渐。我们也有过在船坚炮利下被迫通商、口岸大开。后来我们独立平等了,有了越来越多日益深入的高层对话、圆桌论坛、访团往来……但我们不曾有过世博这样的中外大众文化触碰。这个“第一次”带来什么?

  尤:有个馆让我很有兴趣,就是世博的最小场馆“德中同行之家”。它是“德中同行”的收官之作,活动已搞了3年,没任何大型文艺演出、没任何我们熟知的文化经典符号,如京剧等。它只是带着一系列问题,到中国6个城市,办了一场场面向普通居民的大众讨论会。许多市民尤其年轻人,都爱来听。广州站的30多位珠海居民,听了德国城市发展问题,又提出改善他们自己社区的建议。

  郭:我去了“德中同行之家”,也没任何展示。只是每进一组游客,十来个人先集体合影,再对着墙站成一排,各自用手势身影,结合光感技术,在墙上造出一幢幢虚拟楼房,然后合成社区,最后组成城市。出馆领的密码,还可上网找到这个城市社区,和新结识的邻居。

  尤:参观后我确实在想,是不是每一个普通民众都拥有改变未来的力量。“德中同行”项目总监阿克曼曾对我说,你们面临的问题也是我们面临的问题,好多方面我们也不是模范。现在全球面临的大多是共同危机,特别需要地球村每个成员携起手来一起努力。而要携手,就得先认识、先了解、先接触,尤其是大众层面的大量直接触碰。世博无疑就是契机。

  郭:1984年我第一次来上海,最深印象是路上看到白皮肤、蓝眼睛,还有不少人围观。两月来,世博园区的中外大众文化交流,至少让数以千万计的国人,对世界的了解更加清晰、直接、具体、“有数”。国民更加了解世界、更有世界眼光,无疑会大大推进国家的开放力和世界性。

  尤:去年10月我找世博相关史料,发现一本英文著作《中国罗曼史》,详载了现身首届世博会的中国人“希生老爷”生平。我发邮件给作者、美国历史学者约翰·罗杰斯·哈戴德,他很快回信,告诉我一些事。比如1851年世博会开幕当天,当合唱曲响起,希生突然走到维多利亚女王前,优雅行礼。哈戴德说,在那个闭塞年代,对世界充满好奇心与冒险精神的,不仅是西方人,也有中国人。那一刻我觉得我们俩是彼此理解的,也许沟通的桥梁一直在,但需要一个契机去发现。

  郭:世博还给大众一个契机,就是普通民众都可以大量、集中、快速地进行文化比较。大众看世博,大多外看一个“壳子”、里看一个“片子”,其实这两个是文化想象力感染力的最直观表达,也最容易看出差别。比如同样是孩子与笑脸,但台北馆的片子就用得很好,看过就知道有差距。我还认真看了城市最佳实践区几乎每一个馆,最大感受就是原来我们和世界许多地方,已经基本站在了同一起跑线,面临同样问题,走在同样路上,理念差距已这么接近,从而也更确定我们的方向。大众没太多时间看专业的理念科技,但可以大致感觉我们离世界多远、走的路是否一样。国民越了解这些,一个国家的向心力和共同性就越强。

  尤:瑞士馆有12个触摸屏,上面12个瑞士人会跟你说话。有次我正听其中瑞士外交部长米舍利娜讲话,一群瑞士年轻人进来,一人突然匍匐在地大叫,米舍利娜,我的偶像。他的同伴都哄笑。不过我真是记住了这个部长,回来查了她很多资料。世博会常常无意中就触动你,让你有动力、有兴趣去了解一个国家的细节。

  郭:世博园是一个“文化场”。“观其人文”,向外“化成天下”,向内“化”到心底。每一次国人与老外的相遇、对视、点头、微笑、交谈甚或擦肩而过,每一瞥投在壳子片子上的目光,都在发生中与外的文化相遇,都可能有心与灵的文化触动。国民的文化力多强,一个国家的层次性就多高。而一届世博的真正价值,本质上也在于有多少真正的触动人心,大众的文化触动无疑是其中要义。

  大众文化养成,我们要学。大众审美能力,我们要学。大众文明素质,我们要学

  郭:还有近四个月,“第一次”的契机怎么抓紧?

  尤:我们都注意到了泰国馆很可爱的导引员,每天用非典型中文,“腻声腻气”向排队人群说着很“酥”的话,“小朋友要上厕所吗?里面有一个好大好大的垃圾桶喔。不过大人就没办法啦……”智利馆也有一可爱小妞,指挥游客用西班牙语喊“欢迎光临”,问“智利首都在哪?总统什么名字”,答对走绿色通道。美国馆迎宾小姐,在一男孩现场答出“厉害”的英语后,突然来句上海话:“侬老结棍咯!”波兰馆总代表告诉我,他们在门口表演民族歌舞后,人就多了,原估每天2—3%世博游客,现在10%。这些互动包括表演,既解排队无聊,也是中外大众文化交流的空间和平台,还调节世博人流。我们应鼓掌欢迎,增加更多。

  郭:台北馆“垃圾零掩埋”案例,当地民众14年高度支持,我们看了是否反省?马尔默市推广节能,20年如一日在中小学操场放节能装置,用一代代孩子教育大人,我们看了是否思考?马德里案例馆好多镜子,进口写着:“万千映像的背后只有一个真实的世界。”我们是否提醒孩子注意?大众文化养成,我们要学。大众审美能力,我们要学。大众文明素质,我们要学。事先做功课时、匆匆赶往下一个的路上、走马观花中,留一个文化的心眼,就可能别有收获。

  尤:也要鼓励更“深入”的交流。刚举行的“中国青年对话世界”论坛就很好,让更多国民大众对话世界,也让世界更了解中国。我内心一直牵挂两个小朋友。上次随团去新加坡参加世博论坛,我们遇到一对英国夫妻和两个孩子,男孩两三岁,女孩六七岁,手上都拿了一个海宝。这在当地没卖,只是搞活动时饭店放在总台上,孩子爸爸特地要来的。他说,孩子妈妈是海外长大的中国人,他希望他们了解更多关于中国的东西。这两月,我常常想,不知他们是否来了上海、就在世博,遇到此刻的中国、此刻的世界。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