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对接与融合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12日06:52  解放日报

  本报记者 王海燕

  7月11日 星期日 雷阵雨

  夜色将近,趁着人少又将德国馆细看了一遍。“创新工厂”中穿梭往来的传输带上满载各种科技展品,带闹钟半导体、玩具拖拉机、自行车安全帽等等。我很喜欢这种“一切都处于运动中”的感觉;发明档案馆还有可抓摸的杨树茸毛、逼真的人造蜘蛛,如果用胡萝卜触动屏幕,就会有一只可爱的小兔蹦跳出来……这些互动环节让科技如此灵动而又平易近人。

  都说科学是一枚美味但难啃的坚果,那复杂深奥的公式,晦涩拗口的术语,将多少普通人挡在门外。而这里的科技展品质朴又温馨,以“严谨刻板”著称的民族,展示方式却如此活泼而不失幽默。

  不由想起半个世纪前物理学家斯诺的困惑。他在《两种文化》中曾感叹,现代社会的智力生活渐渐分裂为两个极端的集团。一极是文学知识分子,另一极是科学家……虽操着同样的语言,格林尼治村的居民完全不能同麻省理工学院的人沟通,格林尼治村是纽约曼哈顿的一个区域,在斯诺的时代是美国现代艺术的中心。

  艺术家与科学家的分野像是横跨了一个海洋,更不要说普通人与科学的距离了。不过在世博园里,这枚坚果的“壳”柔软而剔透,鸿沟被种种艺术的方式消除了。

  借助多种新兴媒介,很多展馆为游客呈现了真实可触而丰富多彩的科技成果。在梦幻般的俄罗斯馆里,我第一次耐心聆听了一位5岁儿童用他简单质朴的语言来讲述“基因治疗”;为展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瑞典馆采用了五幅特色画卷,一边看过去是没有治理前的恶劣状况,另一边看过去是治理后的美好景观,这很自然地让人联想起苏东坡的名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变居高临下的“说教”为平等交流的“对话”,这是世博园里科技的展示方式。而说起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科普,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正襟危坐的讲坛,坛上的教理纲常令人生畏,单向灌输的结果却往往贫乏。同样,一些科普作品让人不敢恭维,作者们似乎只懂在“稀释”上下功夫,习惯于注水、加佐料,装饰点漂亮文字,编织点小故事,好像认定读者都读不懂,似乎“普”有降低格调之嫌。

  其实,优秀的科普读物格调一点也不低。如果你去读读戴蒙德的《枪炮、病菌和钢铁》、伽德纳的《啊哈,灵机一动》、古尔德的《生命的壮阔》,字里行间,丝毫没有斧琢之痕,你感觉不到他们是大师,只是一个诙谐睿智,带几分调皮的老头儿与你一起谈心、做游戏。采访中,一位展馆设计师说,不能因为科技而科技,很多专业人士都怀有深入内心的人文关怀和修养,融汇设计过的展示才能俘获观众的心。这种科学与人文的对接与融合,可能就是科普深入人心的钥匙。

  家门口的世博科普大餐终究有个谢幕,什么时候能让高深精妙的科学“飞入寻常百姓家”,我们的科普工作才真正具有含金量。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