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冯小刚也曾是个“苦孩子”

  《我把青春献给你》

  冯小刚/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7月版

  类别:传记定价:26元

  内容点击

  书中呈现了一个执著于理想的“苦孩子”步履维艰的奋斗史。冯小刚既不作任何姿态也不戴任何面具,坦诚写下对青春往事的回忆,对中国电影的坚守与反思,对母亲妻女的感情。《编辑部的故事》、《甲方乙方》、《一声叹息》、《手机》,这些牵动着全国人民记忆的影视作品,冯小刚亦原原本本记录了它们不为人知的诞生历程。而他与王朔、刘震云、姜文、葛优、陈凯歌、陈道明等大腕儿的独特交情,也带着强烈的冯氏风格,连珠妙语跃然纸上,甚是精彩。

  超薄精读

  拍片屡屡遭禁

  1996年的秋天,由于“好梦公司”投拍的影片屡屡遭禁,被行内冠以“毒药”之名,我的心情一片灰暗,不得已只能把自己关在家里韬光养晦。

  那一段时间我最常做的事情就是,裹着军大衣站在二楼的阳台上,向着繁华的京城方向举目眺望,想着影片接二连三地遭到“修改”,又无计可施,心情巨落寞。

  就在我颓丧得一塌糊涂的时候,郑晓龙来电话了,约我和王朔到龙泉宾馆议事。

  郑晓龙想了一个创意,就是要把港台贺岁片的概念移植到国内来,拍一部贺岁电视剧放在春节期间播出。想来想去,几个人一致认为,续写两集《编辑部的故事》成功的把握性更大一些,一是喜剧,二是大腕云集,三是观众对人物熟悉,不用从头说起,四是很多观众一直对《编》剧的续集翘首以待。编剧的事落在了我的头上,同时晓龙还对我委以重任,负责召集原班人马。我用了三天琢磨,十天写完了剧本,起了一个非常喜庆吉利的剧名:《万事如意》。

  1996年11月的一天,在事隔六年后,《编辑部的故事》的原班人马如约到齐,鱼贯走进香山摄影棚。众人望着依照原样搭建的“人间指南编辑部”,感慨时间无情,似水流年。李冬宝、戈玲、余得利、牛大姐、刘书友和总编老陈,纷纷沉默着坐在自己原来在剧中坐着的位子上,很长时间没有人说话。刘书友和牛大姐看上去还是原来的样子,李冬宝和戈玲却已经不再年轻。难得的是,90%的工作人员也是原班,大家相见格外亲切。赵宝刚导演走进来,还是老习惯,耳朵上别着根铅笔,手里拿着剧本,看得出来他也很动情,愣了一会儿神,喊了一声:给灯。布景上吊着的灯全部亮起来,宝刚说:对词。现场安静了,那一刻我蓦然发现,宝刚已经人到中年,两鬓杂生出许多白发。我站在暗处,看着熟悉的场景和人物,听着熟悉的台词,恍若时光倒流。

  我还想起一件往事,当年拍摄《编辑部的故事》时,余得利的扮演者侯耀华,因为晚上总是吃中午剩下的米饭,心里很不痛快,于是找到制片主任刘沙提意见,刘沙表示一定改正,立刻吩咐下去,第二天晚上,侯耀华如愿以偿,吃上了新焖的米饭。没想到侯耀华不但没有感谢,反而更加气愤。我对此非常不解,问他:侯哥,你给人家提了意见,人家马上改正,您怎么还急了呢?侯哥对我说:如果我提了意见他们还是没改,那说明他们确实有困难,做不到,我今天提了,明天就改了,说明什么?说明他们这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就是不愿意给你弄。你说我能不急吗?侯耀华的这种认识事物的思考角度令我受到很大启发,这种看似情理不通又在情理之中的思路,为我日后认识生活提供了崭新的角度。

  《万事如意》如期在1997年的春节播出了,平心而论,由于剧本的原因,戏很一般,但仰仗着盛名,收视率还算不低,相当于过去存了一笔钱,这次取了利息。

  冯小刚的诚实与幽默

  荆墨

  冯小刚今夏巨作《唐山大地震》如箭在弦,蓄势待发。随着媒体关注度和观众期望值的提升,冯导不失时机地推出自传《我把青春献给你》全新修订版,与电影同期上市。在书中,冯小刚延续了他电影中常见的冯氏幽默,与他的贺岁剧相似,这本书又一次展示了他的诚实与幽默。

  冯小刚诚实得可爱,他把一帮人怎么玩情景喜剧,怎么拍贺岁片,以及追求徐帆的过程,都向我们娓娓道来。他还透露了电影人为拉投资奔波、妥协的种种辛酸,以及投资人吹起牛来一个赛一个的现状。

  诚实的背后,就是浓浓的亲情。冯小刚牵肠挂肚的亲人是他的女儿。女儿出生后被发现患有先天腭裂,医生曾问他是否放弃这个孩子,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我不放弃。”尽管当时他还没有抱过女儿,只是隔着哺乳室的玻璃看了一眼,就觉得这个小生命已与自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冯小刚说:“苦难过后,唯余亲情。”读过《我把青春献给你》,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句话同样诠释了冯小刚自己的心路。

  冯小刚还不失时机拿一帮好友开涮,如王蒙、刘震云、王朔、葛优、冯巩、姜文、梁左,以及徐帆等文化名人,都以平常人的面貌出现在了我们面前。这些青春往事在冯小刚的笔下,透着轻松、幽默、真实自然地逗乐着我们。他写王朔“在生人面前非常腼腆,很像同样是赫赫有名的王菲,都觉得他俩特傲不爱搭理人”。他写陈道明“一个清高的只肯在戏里低头的人”。这是冯小刚的独门绝技,带着强烈的冯氏风格,连珠妙语跃然纸上,甚是精彩。

  读完全书,感觉冯小刚是一个特别真诚的人。他在书中自言道:“写这本书原本是想给无聊的日子解闷儿,写完以后才蓦然发现,我已将青春献给了你。”至少我是从这本书中读出了《不见不散》的冷幽默、《甲方乙方》的鬼马,还有《手机》里的反讽……那就是我们都熟悉的那个冯小刚。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