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花祭·北川地震纪念馆”公开征集意见

  北川地震纪念馆设计深化方案

  本报讯(邹俊川四川日报记者李晓东)记者7月11日从绵阳市唐家山堰塞湖治理暨北川老县城保护工作指挥部了解到,北川地震纪念馆设计深化方案“花祭·北川地震纪念馆”从即日起面向公众征求意见。公众可登陆北川地震纪念馆网站(http://www.bc-dzjng.com)参与投票并提出意见,截止日期为2010年7月18日18时。

  今年4月,北川地震纪念馆5套建筑概念设计方案公开征集意见后,共有9万多人次参与,170多位建筑、规划、文物、考古、旅游、地震、社会民俗等方面专家也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6月22日,省文化厅、省文物局等召开专家评审会。根据评审意见,同济大学专家组吸纳“花祭”和“裂缝”两个方案的优点,进行了综合和优化设计。该套方案分为灾难——举世震惊、国人共殇;抗震——八方救援、民族精神;花祭——羊角花开、生命缅怀;重生——生命之路、希望重生4个章节。设计采用最纯粹、最有力的表达形式,从代表羌族幸福吉祥的“羊角花”得到启发。大地裂开,升

  腾空中,凝聚为一朵洁白盛开的生命之花,这既是对逝者的祭奠与缅怀,又是对生命的颂扬与对生者的激励,更是对八方爱心汇聚与希望重生的礼赞。

  绵阳市唐家山堰塞湖治理暨北川老县城保护工作指挥部指挥长李正寿介绍,纪念馆建筑分为主馆与副馆两部分,中部贯穿了题为“生命之路”的裂缝形公共空间,形成室内外展示空间与主题的连续性体验。在主馆纪念中庭天光泻下的顶部,8万多颗星光象征着每个罹难同胞。

  同济大学专家组把整个纪念

  园区与纪念馆作为一个整体来设计,“生命之路”分为“生命之重——生命之殇——生命之花——生命之光——生命之爱——生命之望——生命之祭——生命之林”,串联起整体园区与建筑的重要节点,形成完整的参观、凭吊与缅怀路线。在“生命之路”的不同节点,将分别突出与抗震救灾——全民捐助——大爱无疆——民族精神等相关的主题设计。

  作为园区重要组成部分的北川中学遗址,将遵循“原真性”原则加以保护。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