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文化提升山城“回头率”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12日13:53  金羊网-羊城晚报

  □羊城晚报记者 黄亮 特约通讯员 梁宇 潘泽辉

  民间文化新势力

  今年32岁的林石炜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广东罗定职业技术学院任教。4年前,他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就读该校逻辑学专业;次年,他老婆也考上该校研究生;第三年,小舅子同样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华南师大研究生,并于同年找到一位研究生女朋友。

  最近,这一门四杰作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毕业后全部返回罗定市工作!这实在令人费解:很多人来广州读书是为了迈入珠三角的都市生活,而他们却决定“班师回朝”,目的地竟然是一个山区城市!

  山区小城罗定为何能让文化人如此“依依不舍”?

  山城何以吸引一门四杰?

  一个山区小城市,吸引一门四位研究生决心在此安家立业,奥妙何在?

  林石炜坦率地说:“在罗定工作的薪水没有在珠三角城市高,但是当地的文化氛围很浓郁。我在罗定工作和生活过,了解到当地老百姓十分热爱文化事业,这非常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胃口,也是吸引我们回去继续任教的主要原因。”他和老婆作此决定后,还说服从未在罗定工作过的小舅子及其女朋友一起过去安家。

  的确,罗定在经济上的硬件,远远比不上广东的很多城市。罗定市地处粤西山区,全市公职人员达2.23万人,去年财政收入约3.5亿元,如果以每人每年1.5万元工资计算,财政收入连“养人”都不够。但罗定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宗欣却告诉羊城晚报记者:“罗定打造出来的文化名片,令我们拥有较高的‘回头率’”。目前,罗定已建成全省唯一一个县市级国家三级博物馆,此外还有国家一级图书馆1个,文化广场16个,文化活动网点236个,省特级文化站2个,一级文化站6个。

  “文化楼”如何服务群众?

  在建设基层文化中,罗定市许多农村都屹立的“文化楼”,是一个独创性的建筑。

  羊城晚报记者在素龙镇大甲新寨村看到,该村办公大楼共有五层,第一层和第二层供村级办公用途,第三层以上供村里娃娃们读书,里面摆满丰富多彩的图书,所有孩子都可以免费进出,这就是乡亲们所谓的“文化楼”。

  “文化楼”常常由村中有名望、有经济基础的人士牵头筹集资金,在原来村级办公楼的基础上加盖两三层,空间比办公楼还宽敞。

  新寨村村民介绍:“以前年轻人没事干、没去处的时候,时常干些不利人民群众的事,比如打斗和赌六合彩,现在文化楼里色彩斑斓、装订精美的图书将他们吸引住了,从此村里太平无事。”

  办公楼重在一个“管”字,文化楼重在一个“教”字,新寨村将两者结合起来,且管且教服务人民群众。

  文化为何能“官民互动”?

  据介绍,罗定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既来自官方,又来自民间。

  云浮市第一家私人博物馆“鸿峰艺博馆”就坐落在罗定。馆主是一名房地产商人,8年前花400多万元创办了这个占地1500平方米的展馆。近年来,“鸿峰艺博馆”先后接待100多位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同时,每周末都开办青少年书画免费培训班,辅导了“苗子”学生800多人。

  陈宗欣说,民间对文化事业的热情得益于政策的支持。近年,罗定市政府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联合开发文化产业,比如,对自筹资金兴建文化中心者能减免的规费一律减免;市政府对每家文化大户给予3000元的资金支持等。罗定历史上遗留的祠堂和书院有120多座,群众将这些旧书院和旧祠堂作为文化室,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政府和民间的有力互动是罗定发展文化事业的亮点。

  正因为从官方到民间自上而下对文化事业的热心,这才有了本文开头提到的林石炜一家四口决定在罗定安家立业的故事。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