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踏水社区脏乱还原 社区负责人竟称:“我们肯定保持好了的”

  城市环境如同城市的脸面,街面整洁平整、街道设施的完善与美观、机动车、非机动车辆的文明停放都应该属于“文明”的应有之义。文明的创建和维护,需要我们每一个市民的参与。开展公共场所文明指数的测评,是我们一直为成都的文明所作的持续性的努力和关注。在这些测评中,我们看到成都走向文明的进程中,还不时地出现“瑕疵”:乱扔乱堆、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等不文明问题仍然在不少地方出现“反弹”。昨日,本报开通“962211一追到底”党报热线以来,不少市民积极响应,纷纷前来报名当市民追踪员,监督城市脏乱差的各种不文明点位,为我们提供各种不文明曝光线索。本报文明巡访特别报道组记者,根据市民所反映的影响城市文明形象的难点、重点问题进行二次巡访和曝光,继续关注不文明的整改情况和“不文明死角”的清除情况。

  昨日,市民追踪员王先生打来热线,告诉我们之前曝光过的一心桥南街、大田坎街和桃蹊路街的踏水社区等点位,机动车、非机动车乱停乱放、商铺出摊占道、垃圾乱扔乱摆等情况“死灰复燃”。昨日上午,在王先生的带领下,本报记者对这些地方进行了二次巡访,发现之前曝光的不文明问题依然存在。同时,本报记者在对部分街道的现场走访调查中,发现在桂王桥北街、竹林巷等地方,建筑垃圾乱堆、街面凹凸不平的情况比较普遍,正是因为这些“小事”成为影响成都文明形象的“大事”。

  成都日报文明巡访特别报道组记者 李霞 杨甦 付启 蒲兰 曹宇阳 摄影 杨永赤

  6月14日,本报在对建设北路二段踏水社区11号大院的踏水社区里公共阳台、天井和公共盥洗室里的不文明情况进行曝光后,引起了较大的反响。次日,桃蹊路街办党委书记林祥峻立刻组织人员前往现场,对反映的问题进行了检查核实,并着手对问题进行整改。在接下来的几日里,本报连续追踪该小区的脏乱差问题,该院落的环境整改确实取得了不少的成效:清理了卫生死角,清理了乱堆放的杂物。天井、公共阳台、公共盥洗室都已经清爽了不少,地上看不到一个烟头。

  然而,记者昨日接到读者来电,称踏水社区的卫生死角又恢复原样了,“以前整改过的地方现在又堆起了。如果只是做给媒体看,做给记者看,就是对居民不负责任,小区的环境卫生是小区居民的!”

  记者回访

  院落里垃圾仍然乱堆乱放

  昨天中午11点30分左右,记者第三次来到建设北路踏水社区,这里是个老居民小区,环境比较安静,在可见的范围内,院落的卫生都比较好。但是,在记者依旧走进一单元,上二楼,发现公共阳台上还是放着扫帚和拖把,但是烟蒂却有一大堆,无人问津。在天井里又积了一些污水和生活垃圾。而公共盥洗室里,依然杂乱地散落着菜叶。除此之外,本来就不宽敞的过道里,时而散落着一些生活杂物。记者又再次来到二单元的一楼楼梯道下面,发现20来个空置的啤酒瓶又放到了楼道里,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生活垃圾。

  社区负责人搪塞

  “我们也做得很好嘛!”

  昨日下午3点左右,记者打电话给桃蹊路街办,接电话的人称,“具体情况不清楚,你找踏水社区的艾主任问一下吧!”随后给了记者一个踏水社区的办公室电话,记者很快联系上踏水社区主任艾素清,她说:“该弄的弄了,你们之前都来回访过了的啊!”记者问到她现在踏水社区的保持情况怎么样?她马上将社区所做的工作“坦露”了一番:“现在我们都给居民做了宣传,告诉他们要保持卫生,同时我们还进行保洁方面的宣传。”

  记者又从另一侧面探问,“社区现在的卫生情况如何?”她有些不耐烦,“天天都在做嘛!我们也做得很好嘛!”记者进一步解释回访的用意,她才明白过来,“我们那天整改后,花了钱把天井都清理了一番,垃圾都清干净了。我们肯定保持好了的!”随后,她跟记者诉起苦来:“你们记者都看到的,我们这边社区的楼都是老居民楼,基础设施比较差,没有厕所,没有厨房,过道又很紧张。”最后,她很肯定地对记者说,“我们肯定是已经清理干净了的,都干净了。”

  记者回访时,发现社区居民委员会就在11号院落内,这些“死灰复燃”的问题,他们不可能不知道。然而,在记者回访发现脏乱差“反弹”后,社区的负责人却跟记者说了这么一番话,让记者实在是“唏嘘不已”。

  市民质疑

  边整治边复发

  俗话说,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今天的环境得到了改善,那么明天、后天的情况又如何保证呢。针对建设北路二段11号大院的踏水社区卫生死角多,院落脏乱差的现象整而复发,记者随机采访了附近的居民,听取大家对此事的看法。

  “前段时间经常看到有人过来清理,角落的垃圾堆也清理干净了。”小区居民张先生告诉记者,最近,他发现垃圾堆又“回来”了,“夏天垃圾要及时清理,否则臭气熏天我们根本不好过路,希望相关部门对这种现象进行长期监督管理,而不要搞‘突击’,否则,乱扔垃圾的那些人根本无所畏惧,直接跟你玩‘游击’,这种‘猫抓老鼠’的游戏让监管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二单元的住户王大姐告诉记者,这个社区比较脏乱的现象由来已久。“听说前几天被曝光过,之后看到有清洁人员过来打扫,当时我还想,这下好了,有人监督肯定就要好很多”,王大姐说,“没想到过几天,角落里堆的东西又出现了,我儿子有天晚上上楼梯差点被绊倒。”

  中学教师刘先生表示,整治脏乱差现象不是搞“突击”、搞“形象”,而是需要建立长效机制。“不是因为要来检查,就集中清理几天,那样只会边整治边复发,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相关部门应该总结经验教训,改变这种陈旧的管理方式,才能取得长久的效果。”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