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科技为手段 文化是主题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13日06:52  解放日报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学生、园区志愿者王笛

  世博会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不少游客说,世博园内排队太长,园区巴士很拥挤,进了展馆就看一段影像。而我认为,现在及未来的世博会能带来的,更多的就是文化的内涵。

  如今的世博会已和过去不同,它可能不再展现能够改变人类生存的科技发明。1876年,美国费城世博会上出现了蒸汽机,带领人类进入了工业革命的时代;1964年,纽约世博会展出了个人电脑,带领人们进入了信息时代;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上展出了手机,从此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方式。这样的场面不会在今后的世博会上再出现了,因为没有一项科技发明,会等到世博会再展示给世人。科技仅仅是展示的手段,其中包含的文化价值才是展示的主题之一。

  参观上海世博会的游客绝大多数是中国人,他们中很多人没有机会走出国门,感受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而这次世博会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200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的展馆呈现在游客眼前,他们在参观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到世界是如此不同,不管是人的外貌、衣着、生活习惯,还是人们的文化和价值观念;他们会意识到,世界上并不是只有他们头脑中所遵循的那一种衡量标准,因此不能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别人,应该怀着一颗更加包容的心来理解和接纳世界不同的文化。当不同文化交织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或许还能从世博这面镜子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别人的可取之处。

  参观世博会对孩子们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启蒙之旅。迥异的建筑,新奇的展品,快乐的互动,异域的文化,对于一个正是睁开眼睛看世界的孩子来说,世博园内的这些展馆共同展现出了一个与教科书不尽相同的世界图景,给他们的震撼超出成年人想象。在世博园里,小朋友们如鱼得水,他们发现整个世界一下子来到自己面前,一个小时前在“紫蚕岛”日本馆看机器人演奏小提琴的表演,一个小时后又来到“种子圣殿”英国馆寻找6万颗不同种类、形态各异的种子。

  办世博需要投入,我们不妨把办博经费当成教育经费,让青少年在这半年时间里多看多想多感受,让文明的种子埋藏在一代人心中,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同选择和目标。

  长长的队伍,拥挤的巴士,这些都只是世博印象的一部分,如果我们游览世博时能怀着一颗探索发现的心,认真阅读各个展馆墙上的文字,聆听来自大洋彼岸乐队的演奏,翻开地图找到世界上某个岛国的名字,体会不同文化的差异,那么,在184天的上海世博会结束以后,我们会发现:世博会想要留下的,我们已经拥有。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