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厦门警方披露卡奴蜕变历程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13日07:34  法制日报

  本报记者郭宏鹏刘百军

  卡奴,又称卡债族,指因为使用信用卡、现金卡透支消费,月薪或收入无法将支出的部分摊平,首期只能缴部分的金额,之后需给付金融机构循环利息、违约金、手续费等而背负高额卡债,个人财务周转不灵的人。

  今年1月以来,福建省厦门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在开展银行卡犯罪专项打击行动中,接到多家银行报案,称张某等人向多家银行申办信用卡后,大肆透支,超过规定限额和规定期限,并且经发卡银行多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本金及利息,已涉嫌信用卡诈骗犯罪。经侦支队于5月下旬立案侦查,将张某等8人抓捕归案。

  因涉嫌信用卡诈骗犯罪,经检察机关批准,张某和方某近日被厦门市公安局执行逮捕。张某等人经历了怎样的蜕变过程《法制日报》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调查。

  门槛过低随意办张卡就可消费

  据厦门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一大队办案民警介绍,张某等人大都持有多家银行信用卡,有的甚至在一家银行重复办卡,最多办了9张卡。何以如此因为银行发卡门槛实在是太低了。

  2006年8月的一天,厦门某银行到张某所在的公司推广业务,营业员介绍说如果办理他们的信用卡,可以赠送小礼物,只要提供本人身份证和工作证即可。张某随即填写了一张申请表,不久就收到了信用卡。这是张某申办的第一张信用卡。

  张某告诉记者,他名下有3张信用卡都是这样办下来的,其中一张信用卡,是为了帮一个在银行工作的朋友完成办卡指标而申办的。不仅如此,他还拿着妻子的身份证办了一张信用卡。

  如果说张某办卡“比较容易”,那么其妻子办卡就“更加容易”了。张某的妻子主要在家料理家务,有时打临工,月收入仅七八百元,但其名下却拥有9张信用卡。她的其中一次办卡经过简直令人难以置信:2007年8月的一天,某银行在路边摆摊推销信用卡,她见信用卡外观漂亮,当场就办了一张。记者注意到,张某夫妻两人名下的26张信用卡,大都是在商场或路边办的,办卡门槛均很低。

  除了以个人名义办卡,一些人还频繁以亲属的名义办卡。方某以妻子和哥哥的名义办了七八张卡—始时亲属都不知情,等银行催收后才发现。那么,银行发卡时就没有看出破绽方某说:“银行为了完成任务,对这些根本就不过问。”

  手头紧张时透支以解燃眉之急

  办卡后的前两年,张某刷卡消费、透支现金后,都能按照约定期限全额还款。他坦言:“使用信用卡感到很方便,甚至有一种成就感。”

  情况在2007年开始发生变化。这一年张某开始醉心于直销。直销的特点是要先自己买货再卖给别人。为了囤积大量货物,张某就透支信用卡。但事与愿违,生意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做。货卖不出去,只好自己用,或者是赠送亲友。大量的欠款接踵而至,张某渐渐无力偿还。为了还银行的钱,张某不得不去找套现公司。

  “这样卡就不会被注销,可以循环使用。”张某说,“因为我有工作,有收入,慢慢还款应该没问题。”然而,2009年春节前后,张某生意失败,丧失了最低还款能力,欠下的40多万元再也没有偿还过。

  在这8人中,54岁的生意人熊某办卡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透支现金作为流动资金,同时“以卡养卡”,使资金链不会断掉。2004年、2005年生意不错,熊某每年收入20万元左右,2006年收入10万元左右,但这时他想扩大经营,还想买房子,于是就没有及时还款。从2007年开始,熊某生意亏本,2009年以后就没钱还款了。

  恶意透支身陷泥淖不能自拔

  记者通过调查发现,上述人员除了恶意透支外,都有非法套现的经历。用办案民警的话说,恶意透支和非法套现本身就是一对孪生兄弟,因为透支超过信用额度,于是就想到非法套现,因为非法套现来钱容易,又进一步加剧了恶意透支。

  施某2006年开始陆续办了8张信用卡,开始时一直没用过。2007年的一天,他跟朋友闲聊时说卡没有用,用了还要记得还款,还要付年费,很麻烦。一个朋友指点说现在很多人都在做套现业务,路边的电线杆上都有这类的广告。套现出来的钱,不用急着还,只要付一些手续费,套现公司的人会帮你还钱。

  施某于是有点心动,后来真的在电线杆上找到这类广告。套现人见面后,双方约定收取套现金额的2%作为报酬,然后一起到商场刷卡或者去电信公司买电话充值卡,将信用卡信用额度内的钱全部刷完,套现人扣除好处费后付给施某现金。

  “但这只是完成套现的第一步。”施某介绍说,“之后会收到银行催收单,我就打电话让套现人帮忙把欠款还上,然后再从卡里刷出现金,每个月重复,就这样以卡养卡。”

  套现的钱用在哪里施某在朋友建议下,投资到一家公司。至于那家公司做什么业务施某不清楚,也没时间去看。第一次投资3万元,一个月后获利2000元,第二个月获利3000元。施某觉得赚钱很容易,又投入8万元,一个月后获利1万元,但此后再也没有收益了。后来公司的人也找不到了。在施某被骗走的11万元中,有10万元是通过信用卡透支得来的,他现今追悔莫及。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