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网民“总动员”助国际刑警缉逃犯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13日07:46  法制日报

  网民“总动员”缉拿逃犯

  总部位于法国里昂的国际刑事警察组织7月5日呼吁全球网民协助寻找26名涉嫌谋杀、贩卖人口、强奸、性侵犯未成年人等重罪逃犯的下落。

  该组织当日已公布这26名逃犯的照片,希望全球网民,尤其是Facebook等社交网站用户以及网上聊天室用户,一旦在网络上发现逃犯线索,能够及时与警方联系。这是国际刑警组织第一次在全球大规模的追缉逃犯行动中寻求网民协助。

  国际刑警组织自今年5月起,开始实施这一代号为“红外线”的行动,目标是追捕多达450名在逃罪犯。行动开始以来,虽然成功在全球逮捕、“定位”到100余名犯人,其中包括涉嫌贩毒的前哥伦比亚名模安吉·圣克莱门特,但仍有多名罪犯的行踪和信息无法获得,需要发动网民“总动员”,协助国际刑警组织缉拿逃犯。

  国际刑事警察组织官方网站7月9日的最新消息显示,发动网民和公众协助缉拿逃犯的倡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7月5日发布倡议到9日短短四天时间内,在网民帮助下就有7名逃犯已经被逮捕或“定位”。这使得“红外线”行动中被逮捕或“定位”的罪犯人数上升到114人。

  不可避免的趋势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的威力前所未有的强大。世界上每4个人中就有1人能够上网,全球网民人数已经超过10亿,据估计,2013年全球网民数量将达到22亿。虽然这为部分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进行非法活动提供了肥沃土壤,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执法部门也能够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联合多种力量,在打击犯罪的行动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人们利用互联网查找最新资讯、与他人沟通、结识新朋友,互联网已经成了许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不少罪犯也是网络的忠实用户,一个谋杀犯也很可能热衷于上Facebook等社交网站。于是乎,现在就连国际刑警也想依靠网民助其一臂之力。

  难怪国际刑警组织官员马丁·考克斯这样说:“我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公众在社交网站或网络聊天室认出逃犯的几率高于发现他们走在街上的几率。不管公众是怎样掌握到这些逃犯的信息,我们都请求他将信息转告我们。”

  考克斯还表示,“许多逃犯都以为他们已经成功逃脱,不会再被通缉或被追捕。这次的红外线行动和国际刑警组织的态度清楚地向他们表明,对他们的调查从未放弃,执法机构将继续追捕这些逃犯。”

  国际刑警组织犯罪情报官员索科斯在谈到利用新媒体办案时,曾发表这样的看法:“这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并且非常成功。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要跟上发展的步伐,否则就会被淘汰。”

  国际刑警组织看好网上追捕

  其实,早在几年之前,国际刑警组织就已经盯上了利用网络手段缉拿逃犯这块“大蛋糕”了。他们通过各大知名网站,在网络上发布通缉犯资料,大大提高了缉拿逃犯的工作效率。

  例如,在知名视频网站YouTube上,曾出现这样一段视频:加拿大一名女警察在视频中要求公众帮助其辨认一段监控录像中的嫌疑犯。这段视频被放在知名歌手碧昂斯的最新MTV旁,因此点击率超高。通过这种方法,警方就能够把那些热衷网络生活的民众不费吹灰之力“发展”成为警方强有力的“线人”。

  事实上,国际刑警组织也确实通过Facebook、Myspace和YouTube等知名网站,掌握了多名国际要犯的资料。

  就连国际刑警组织秘书长罗纳德·诺布尔都曾公开表示,互联网为警方提供了追查逃犯的极好方法。“网络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也为执法机构提供了机会。人们通常利用互联网寻找昔日同窗或有相似爱好的朋友,执法机构没有理由不利用这种资源为其工作服务。”

  国际刑警组织是全球最大的警察组织,包括184个成员国。这一组织自2000年来,共抓获了约2.7万名嫌疑人,目前正在追捕约1.5万名嫌疑人,其中许多起案件都是依靠民众向警方举报才得以破获的。

  在通讯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在这个日益复杂且相互依赖的时代,执法机构单凭惯常的抓捕手段已经无法有效打击各种复杂犯罪,看来也是时候换一换旧有的缉凶方法了。而利用网络等新媒体缉拿罪犯,依靠网民的力量,无疑是其中最为事半功倍的一种新方法。

  祝文淇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