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生儿3天做189项检查是谁惹的祸?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13日11:19  国际在线

  出生不到一周的婴儿,79小时内做189项检查,其中包括艾滋病、梅毒、类风湿、糖尿病等项目,花费近6000元。(《南方日报》2010-7-12)

  新生儿因肺炎、消化道出血,经过几天的治疗,病情渐趋平稳,但胃里还有少许咖啡色物质,医生认为可以喂食母乳,并建议他将宝宝留院观察几天。本来已经没有什么大事,只因为家长还不大放心,遂将孩子转院,这一下很快问题严重起来:入院不到一小时,还没来得及做任何检查,院方就告知宝宝患有肺炎、消化道出血、黄疸,需要进入重症看护室,并且下达了“病危通知书”。不久,以出现了新情况:“宝宝由于凝血功能缺陷,需输新鲜冰冻血浆”,没想到,在这短短的三天之中,新生儿已经经历了一场所谓“临床路径”的“套餐检查”,于是有了6000元的天价检查费用,于是一个得了肺炎、消化道出血的新生儿,就进行了对其来说,无疑是天方夜谭的包括艾滋病、梅毒、类风湿、糖尿病等等检查。

  而对此,院方却将它全部推到“临床路径”的“套餐检查”身上。难道那天价检查费用,那些风马牛不不及的检查项目,真的全都是“临床路径”惹的祸?所谓“临床路径”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目的在于规范医疗行为,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据说它能降低单病种平均住院日和医疗费用,又能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的诊疗标准。然而,为什么单病种的“临床路径”,却被操作得复杂无比,成了一个“系统工程”?新生儿的肺炎与消化道出血,怎么就将艾滋病、梅毒、类风湿、糖尿病等等都“路径”进去了?这是“临床路径”的问题,还是医院的问题?

  从那家医院所进行的检查项目,以及医院在回答记者质疑时的内容可以看出,医院显然是利用了“临床路径”的漏洞来一方面实施无所不用其极的检查,以大量谋取收入,同时又可以避免如果采取有选择的必要检查所可能面临的风险,真是一举两得。既然一切都有“临床路径”做挡箭牌,医院何乐而不为?至于医术,是可以不要的,而医德,更是根本“一边凉快去吧”!

  这也就告诉我们,如今在一些医院试点的“临床路径”方法,其本身显然还有漏洞,容易被那些早已将“救死扶伤”的宗旨抛到九霄云外,只知道“为人民币服务”的医院给操作得面目全非。因此,这样的制度急需完善,而且在操作上,也必须在进一步规范。比如对于患者,是否选择这种制度,应该先征求患者的意见,向患者讲明具体的操作过程,可能涉及的项目与费用,让患者明明白白选择与接受检查。同时对于打着“临床路径”的幌子,进行了不必要检查的行为应该进行查处,不能让一项好制度,又变成不法医院更多敛财的“敛财路径”。(陈家沛)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