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官员“维权”背后的问题更值得关注

  假如不是现职实权派的官员举报和闹访,会对依法依规正式录用的张竞“暂缓接收”吗?假如是普通百姓缠访闹访,会不受到有关部门的责任追究吗?如果不是官员“维权”,省市两级公务员局作出的录用和报到决定会随意被停止执行而得到默许吗?因为官员的“维权”而致违法停止行政行为的执行,这是否存在客观上的官官相护行为?

  张竞于2009年参加了陕西省当年的招录公务员考试,报考的是西安市城改办的一个职位并通过了资格审查,最终以笔试面试总分第一的成绩,并顺利通过了体检后,从西安市人事局领取了录用通知书和报到介绍信。然而,当张竞去西安市城改办报到时,却因与其报考同一职位、总成绩列第二名的考生张洋的家长举报张竞所学专业与招考职位要求不符,被告知“暂缓接收”。这一“暂缓”就是8个月,目前这一纠纷已经进入行政诉讼程序,张竞仍在等待中(7月12日《中国青年报》)。

  纵观这一事件,其中不少情节值得玩味。首先是总成绩名列第二的考生张洋的官员家庭背景及其“官二代”身份。据了解,张洋的母亲为陕西省人大代表、西安市新城区总工会主席(副局级),父亲为新城区建设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正处级)。其次是官员“维权”的不择手段,从发帖到举报,然后是缠访闹访,以威胁跳楼的方式阻止张竞上班,最后是提起行政诉讼。第三是依照法律规定,行政诉讼期间并不影响行政决定的执行,除非人民法院裁定或作出决定的机关决定停止执行,而张竞的“暂缓接收”却是用人单位决定的,明显违法和越权。

  需要指出的是,关于考生张洋父亲张文祥举报张竞的“专业不符”问题,陕西省、西安市两级公务员局对此进行专门研究,并请示国家公务员局后得出“考生张竞不存在所学专业不符合报考职位条件”的结论,但张洋家长对此并不接受。显然,在这一事件中,除了张洋的官员父亲最终采取了依法维权的方式值得肯定外,其他诸多情节都值得质疑:假如不是现职实权派的官员举报和闹访,会对依法依规正式录用的张竞“暂缓接收”吗?假如是普通百姓缠访闹访,会不受到有关部门的责任追究吗?如果不是官员“维权”,省市两级公务员局作出的录用和报到决定会随意被停止执行而得到默许吗?

  在笔者看来,除了上述表面性的问题外,这一事件背后还有一些问题恐怕更值得全社会关注,甚至也值得公务员招考部门去作认真细致的调查。

  一是西安市城改办招考的“城市规划”职位是否存在量身定做的情况?怀疑的理由有四:首先,该职位报考条件过于具体,并特别指出“具有城市规划、建筑学相关专业背景,熟悉规划、土地等方面相关法规和政策,了解相应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有城市规划编制或管理工作经验最佳”,其实这个职位具体描述的后半部分“熟悉……最佳”是完全没必要的。其次,张洋在参加此次公务员考试之前的身份,是西安市城改办监察大队编外工作人员,已工作了一年多,从事监察工作。招考职位要求中的“熟悉……最佳”的描述恰恰最符合张洋的情况。第三,城建局与城改办的工作业务关系十分密切,而且张洋之父张文祥又与市城改办主任贺登峰“很熟”,这“很熟”到底“熟”到什么程度?具体是什么关系?背后是否有某种交易?这些给人以巨大的想象空间。第四,张洋之父坚称张竞所学专业与招考职位要求不符,为何只认为张洋的专业对口,是偏执还是先入为主导致?张竞被录用的结果是否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从而反应过激?也让世人大有猜测余地。

  二是因为官员的“维权”而致违法停止行政行为的执行,这是否存在客观上的官官相护行为?是否也暴露了官员的一些社会特权?难道张竞被“暂缓接收”仅用“出于稳定考虑”这样的堂皇理由就能搪塞吗?

  三是这一事件再次暴露出个别官员与民争利手段在升级,试图采用“胡闹十特权十依法维权”的综合方式打压竞争对手,或成为官员腐败的新形式。前不久,某“官二代”为了打压招考中的竞争对手,不惜采用诬告陷害的方式试图取而代之。当然,过于愚蠢的低级打压方式容易被执法机关识破,反而使自己身陷囹圄。前车之鉴使得一些聪明官员改弦更张发挥自己的综合影响力打压对手。这种混合手段威力大又能迷惑社会,将进一步打击公众对社会公平正义和官员形象的信任,更值得警惕。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