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解读徐显明 ———写于《法大任职演讲录》出版之时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14日07:58  法制日报

  □本报记者蒋安杰

  有些人物,你不能不写。记录他们,记录他们真实的思想和形迹,是一种历史责任。有些人物,说他们改写了历史,可能有些夸张,但与此同时,你又不得不承认有这样的一批人是在创造历史。

  徐显明,自2001年9月29日至2009年2月19日,7年又140天,任职法大校长共2275天,用他自己的离别感言形容,可谓“百感交集”,有太多不舍、留恋与遗憾。

  如今,徐显明在山大任校长已经一年有余,由他编著的追寻大学之道———《法大任职演讲录》由法律出版社正式出版,以“厚德、明法、格物、致公”作为四个篇章的演讲录,让我们重新走进他的精神世界,也真实领略他的“大学校长”之悟。

  有人说,徐显明不像个官员,他这个校长,不同于其他大学的校长。

  徐显明本人认同这个评价。

  “当官儿一个大学校长也是官儿吗大学校长非官非吏,但他应是王者。官员可以与学生在食堂同吃同乐吗有官员讲话不用他人写稿子吗有官员讲话不用念稿子吗思想者和理想主义者比较符合我的实际,思想之王和理想主义者的特点是从不阿从权贵。”

  有人说,徐显明是个改革派人物,他走到哪儿,哪儿就要发生变化。他说:“改革不是折腾,改革的底线是不能把优良的东西改掉,同时也不能使现实进行的改革成为未来改革的对象。临时起意的,没有计划、没有目的,只是为了引起外界的某种所谓的关注而采取的行动,那不是改革,是折腾。如果所有的改革都是预告式的,都是经过精心设计且经过了民主的程序,这不能叫折腾,而应称改革。说我是个改革者,我尚可接受,但在道德、伦理、传统与价值领域,我比谁都保守,在这些方面,我可能是守成者。”

  有人说,徐显明在法大期间抛出的追求公平的招生政策得罪了北京市的领导,因而法大的新校址一变再变,以致于建设新法大成为空想。

  徐显明觉得这种说法有些过于牵强。

  “得罪北京市的领导有点儿太小看人了吧。自2001年后至今,政府划给一个大学千把亩地,尚未有过。法大没有得到合适的地皮,只能说与北京市的规划和国家的土地政策有关,也与大学缺乏公关手段有关,与招生政策毫无关系。”

  记者问他,那您是如何看待外界的评价呢

  徐校长淡定地回答:“孟子曰‘自凡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如果我按别人的评价来做事我还能做什么”

  徐显明,一个富有立体感的人物。说他是个能创新的人,他觉得只说对了一半;说他是改革派,他也不十分认可,他自己坦言,最崇尚的境界是做一个有独立人格和思想的学者。做大学校长和立法者都是学术的衍生品。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