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西安晚报:“自觉未讲错话”在于话语体系差异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14日08:36  中国新闻网

  江西防总办副主任平其俊,由于接受央视一段3分钟的电话连线采访,让“平主任”闻名天下,骂声一片。他觉得自己说了“正确”的官话,但生活却陷入了“麻烦之中”。近日,平其俊似乎已经没有争议了,就连平其俊本人也感觉“自己已是一块黑炭,无法洗白”。在网络上,平其俊或者“平主任”的标签是“拍马屁”和“官腔”。哪怕是一些简单辩驳之词,也会被众网友一起“扑灭”!多年从事“水利防汛”的江西省防汛办副主任平其俊,面对网上“汹涌的浪潮”显得手足无措。(7月13日《中国经济周刊》)

  平主任获得舆论关注,源自3分钟并不顺畅的对话。不顺畅的原因,不在于主持人和平主任的表达能力有所欠缺,而在于两者的话语体系有所不同。尽管,双方都知道在有限的时间,简短的对话中应该把重要的事实传递给观众,但是双方对何为事实,何为重要事实的理解不同。

  在主持人看来,最重要的事实是决堤面积和群众的安置情况;而在平主任看来,最重要的事实,就是领导的高度重视。话语体系的不同,导致了双方对话的不流畅。

  也正是这种话语体系的不同,导致了平主任再次接受采访时,依然“自觉未讲错话”。

  这样的感受应该是真实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熟悉的话语体系,这套话语体系不仅会影响着人们的表达,而且也会影响着人们的思维,让其产生一种牢固的依赖与深刻的认同。所以,在平主任看来,念领导指示只是想第一时间让大家放心。显然,尽管舆论对其表达的习惯与方式充满质疑,但是由于自身话语体系的牢固性,平主任还是未能意识到问题的所在。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结果。

  其实,只要换一套话语体系去看,平主任的困惑就能够得到很好的解答。随着人们权利意识的增强,人们更愿意看到的是个体权利顺利实现和公众利益得到保障。

  按照这种思路,当突发事件发生时,人们第一时间想看到的是真实的救灾情况,想看到的是群众的利益是否得到了有效的保障。正是出于这个原因,主持人打断了平主任的谈话,而且这种打断的行为获得了公众的好评。这是一种与公众话语体系相符的媒体话语体系。

  平主任的疑问是,难道领导指示不该说,领导指示不是救援有力的保证吗?这样的想法看似没错,但是需要注意其表达的具体语境。

  在简短的现场连线时,应该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显然是一种表达逻辑的直接反映。事实上,公众不是不想知道领导如何指示和重视,只是他们认为应该优先传递关于群众是否得到安置的信息。这种表达的先后次序其实就是话语体系不同的具体反映。按照人们的表达习惯,在强调表达效率的时刻,人们总是把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优先放在前面表达。

  说到底,话语体系的不同,就表现在事实要素重要性的判断和排序上。同样的判断对象,人们在事情的表述和判断上会有很大的不同,这本来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人们难免对事件作出选择性的解读。但是,在事关公共利益时,人们对事件要素重要性的判断应该是大致相同的,因为在公共利益的讨论上不应该存在分歧,所谓的公共利益从根本上说就是公众的利益。

  所以,平主任虽然“自觉未讲错话”,但如果他能够变换话语表达和判断的体系,就至少能够明白为何公众质疑他说错了话。-李劭强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