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五大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发生

  事故经过:违法建设仓库非法存储危化品,燃烧引发爆炸,事发前4天曾被查出危化品并要求整改清运

  市领导指示: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并问责一把手,在全市对违法建设和非法危险化学品从业行为进行拉网式排查

  2010年7月12日15时20分许,成华区龙潭街道新民社区1组一仓库起火燃烧,过火面积约3000平方米。燃烧过程中引起部分危险化学品连二亚硫酸钠,俗称“保险粉”发生爆炸,致使周围部分民房受损。截至目前,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造成财产损失约40万元。事故直接责任人李爱民、马舸已被刑事拘留。

  昨日下午,我市召开“7·12”成华区龙潭街办违建仓库非法储存危险化学品燃爆事故现场会,首次对这一危险化学品爆炸事故进行官方通报。

  【事故回放】

  违建里存放危化品

  仓库起火引发爆炸

  根据初步调查显示,起火爆炸仓库系锦江区居民李爱民租用成华区龙潭街道新民社区土地,于2008年7月自行修建,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建筑为单层砖混结构。该仓库未办理土地、产权、营业执照、危险化学品储存、消防等相关行政许可手续,属违法建设、非法储存危险化学品。仓库建成后,李爱民将其分租给成都章茂化工公司、成都凯博装饰材料有限公司、成都第九运输公司、成都实达化工公司、李昌建(个体)等5家单位存放货物,主要存有橡胶、炭黑、锅炉清洗剂、钛白粉、电缆线材原料、尿素、保险粉、纯碱等。

  7月8日,龙潭街办发现储存货物中有危险化学品,当即要求整改并清运。但7月12日,成都章茂化工公司马舸租赁的库房发生燃烧继而引发爆炸。

  造成此次燃爆事故的直接原因相关部门正在调查认定之中。

  【调查进展】

  目前没有造成环境污染

  一周内出调查处理结果

  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为最大程度减小危化品爆炸、燃烧对人体和周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相关部门制定了环境治理方案,并邀请省、市危险化学品专家对现场残留物进行清理。为防止被雨水冲刷后的危险化学品残留物污染附近水源,区环保部门在事故现场修筑了6道拦截坝进行隔离,并定时对附近水源进行取样监测,确保水源安全。目前,根据对周边大气环境和水环境进行的连续监测看,暂未检出二氧化硫,水质的PH值也未超标,没有造成环境污染。

  市领导也作出指示,要求立即成立联合事故调查组,一周内拿出调查处理结果,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并问责一把手;在全市进行一次打击违法建设、打击非法危险化学品从业行为的专项行动,对违法建设和非法危险化学品从业行为进行一次拉网式排查。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全力做好现场残留危险化学品清理,建立废水处理池,对现场截留的含有危险化学品废水进行综合处理,对地下水质和大气环境情况实施跟踪监测,及时通报环境污染处置进展情况。

  【逗硬措施】

  危险化学品监管纳入

  区(市)县安全考核

  昨日下午,市安监、公安、国土、规划等10余个市级部门相关负责人及20个区(市)县分管领导、安监局局长等近百人参加了现场会。会议要求,通过五大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措施一:进一步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体制和机制。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所在乡镇(街办)要指定一名负责人兼任安全督查员,定期、不定期督查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要建立对区(市)县危险化学品安全考核机制。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活动重点区(市)县要抽调专人组成专业“打非”队伍,开展日常“打非”工作。重点乡镇(街办)要逐村(社区)设立安全信息员,及时发现、排查、报告辖区内非法生产、经营、储存危险化学品行为。

  措施二:严查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违法违规行为。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一律取消其生产资格,予以关闭,吊销其营业执照;凡非法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的企业和单位及个人,要坚决依法取缔。特别是要加强对城乡结合部违规建房和出租房违规、违法生产、经营、储存危险化学品行为的排查,明确每个出租房生产、经营、储存的物品性质、品名、数量,出租房出租的时间、联系人、联系方式及出租人,确保排查、打击不留死角。

  措施三:整顿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和销售网点。对于经营企业储存设施及从业人员素质不符合规定的,要限期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取消其危险化学品经营资格,吊销其营业执照。坚决取缔五城区(含高新区)各类非法经营、储存企业和销售网点,依法规范危险化学品的销售行为。

  措施四:深入进行危险化学品运输整治。对不符合资质条件的企业和单位,要强制其退出危险化学品运输市场。严格执行剧毒化学品公路运输通行证等制度,落实安全管理的措施和责任,加强监管。

  措施五:落实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职责,强化监督管理。区(市)县要认真落实安全管理的职责,将各项管理措施落到实处。同时,要全面实施危险化学品登记制度,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数据库,各市、县(区)政府和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要尽快制定和完善化学事故应急预案,逐步建立起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本报记者 裴睿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