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惠及千年的宋代排水沟前 有何脸面强调“N年不遇”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15日02:58  扬子晚报

  6月21日,江西赣州市部分地区降水近百毫米,市区未现明显内涝,“没有一辆汽车泡水”。这都得益于宋代福寿沟为代表的城市排水系统。广东相关部门曾表示,城市排水系统做得最好的是江西赣州,“这个系统也是古人留下的”(7月14日《中国青年报》)。

  老祖宗留下的排水系统,竟然在近千年以后还让后人受益,足以令我们自豪。这让我们想起了时间更为久远的都江堰,这项在公元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水利工程,历经两千余年,经过了汶川8级地震的洗礼,至今还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今天,我们的科学技术发展已经和古时候有了天壤之别,作为后人,我们理应建造出泽被万世的工程才对。

  但遗憾的是,暴雨当前,我们见到的最多的报道却是城市内涝,农田被淹,老百姓被迫转移等新闻。报道中最经常提到的一个词竟然是让我们不可思议的“N年不遇”。远的不说,6月26日,广东揭阳下了暴雨,报道说是“百年一遇”,而在惠来县隆江镇,则超过了“500年一遇”;6月30日到7月1日,河南南阳市南召县普降暴雨,受灾严重,当地媒体报道此次暴雨是“千年一遇”……

  不知道是不是从秦始皇那时候起,各朝各代就有意给子孙后代留下了详细的水文记录,而且历经两千多年的政权更迭、战火考验都没有散失。反正,越来越玄乎的“N年一遇”,可能还会创下记录。有意思的是,在“N年不遇”的天灾面前,地方政府无一不是高度重视,措施到位,把灾害降到了最低,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看来,逢雨成灾,逢灾便是“N年不遇”,对地方政府来讲不但没有责任,反而颇有政绩,俨然成了战天斗地的英雄。

  但赣州“千年有效”的工程让我们知道,如果政府能够平时把基础建设搞好,根本用不着在面对天灾时手忙脚乱。据说在宋朝之前,赣州城也常年饱受水患。是一个叫刘彝的官员在此任知州,规划并修建了赣州城区的街道,建设了排水系统。有专家评价,以现在集水区域人口的雨水和污水处理量,即使再增加三四倍流量都可以应付,也不会发生内涝,“古人的前瞻性真令人赞叹”。

  《宋史》上记载,刘彝在赣州做官的时候“治簿书,恤孤寡,作陂池,教种艺,平赋役,抑奸猾,凡所以惠民者无不至”。恐怕,刘彝令专家赞叹的“前瞻性”,不仅因为他是一个水利方面的专家,更是因为他“凡所以惠民者无不至”的为官态度。看来,“民心工程”能不能经受住历史考验,不是靠技术是不是先进,不是靠领导的意志是不是坚决,而要看决策者有没有真正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心上。

  值得一提的是,公元1087年,刘彝因为“善治水”,被召还京师任“都水丞”,相当于今天的水利部副部长。在近千年以前的社会竟然知人善用如斯,和近千年前的排水系统还在造福人民一样令我们唏嘘不已。(河北 刘昌海)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