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楼市正处于深度博弈期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15日03:30  大众网-大众日报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好比一个高烧不退的病人,主治医生辨证施治,病情暂时缓解了,但要除根,还需要持续治疗,效果有待观察

  ◆受访的多位专家和业内人士担心,“放”可能使得之不易的调控成果毁于一旦,随之而来的就是房地产价格出现新一轮报复性反弹,而过度“收”显然也会伤及经济

  房价快速上涨势头初步遏制

  房价17个月以来环比首次下降、成交量逐步走出“谷底”、房地产开发投资维持较快增长……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今年1至6月房地产市场的相关数据,种种迹象表明,本轮调控确实点中了不少投机者的命门,高温楼市有了“退热”迹象。

  —— 房价快速上涨的势头初步得到遏制。6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涨幅比5月缩小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1%。进一步梳理发现:4月份,70个城市中,只有三亚一个城市房价环比微跌,如今“下跌面”波及至28个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四个一线城市房价均告下跌。

  —— 成交量从低迷到渐出“ 谷底”。3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尚有8206万平方米;至5月,已降至6800万平方米。至6月,部分观望者入市,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回升至9200万平方米,为上半年最高位。

  ——开发投资保持“ 高位不落”。尽管遭遇严厉的调控政策,4-6月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仍达到4.82亿平方米,开发投资达到13153亿元,总额大大超过前3个月。业内关于“房地产投资将大幅跌落”的担心,并未成为现实。

  ——开发贷和个贷明显收紧。上半年,房地产企业国内贷款同比增幅回落,从年初的46.1%回落至上半年的34.5%;个贷方面,前四个月的逐月累计增幅均在100%以上,但至6月已降至60.4%。

  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朱中一表示,这些数据表明,调控政策在短期内已初见成效,特别是在遏制部分城市房价快速上涨的角度看,效果明显。但房地产市场能否健康发展,仍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目前首要的任务是稳定市场预期。

  楼市症状还需要持续治疗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好比一个高烧不退的病人,主治医生辨证施治,病情暂时缓解了,但要除根,还需要持续治疗,效果有待观察。”中央党校研究员曾业松说,“一些症状表明,当前楼市正处于买卖双方和市场各利益主体的深度博弈期,调控决不能松懈。”

  局部地区楼市“高烧不退”。6月,70个大中城市中有49个城市新建住宅价格环比持平或保持上涨,其中上涨城市均为二三线城市;有39个城市的二手住宅价格环比持平或上涨。

  高房价“坚冰”未融。以住宅期房销售均价为例,今年1月至5月,北京四环路以内的价格每平方米涨到34620元,而六环路以外每平方米也超过万元,达到11748元。而一些楼盘打折基准价也是3月中旬的高点,存在“假摔”之嫌。

  信贷悄然“放水”。记者13日从上海某房贷机构获知,目前,与该机构合作的一些分行、 支行,有选择性地对黄金地段的住宅贷款开了“绿灯”:如只要客户首套房没有贷款,第二套房也可享受首付三成和利率折扣等优惠;停贷第三套房,个别银行从一开始就没有执行过。 该机构6月办理的15%的单子都属于这种“ 放松的二套房贷”,其中大部分都是投资者。

  投资转移而非退出。目前一些二三线城市的概念板块增温,投资性购房增加,呈现量增价涨的态势。数据显示,目前沈阳投资性购房比例接近30%,而一年前仅为10%左右。

  房企逆市拿地风潮涌现。与一些市场传言相反,上半年的土地市场并未随着楼市调控而完全陷入停滞,虽然出现了流拍和土地成交萎缩的短期现象,但近期一些房企“攻城略地”开始加速。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土地购置面积同比增长35.6%,土地购置费同比增长84.0%,进入4月调控周期后,房企土地购置面积和费用仍在大幅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一些地方政府迟迟未出台楼市调控细则,有的甚至宣扬“补涨论”,用买房落户等政策来拉升地产业;有的地方则动辄卖地“造城”,大手笔的背后是地方财政的“土地依赖症”未有改观。

  “两难”之下调控应如何发力

  在实体经济曲折复苏的背景下,半年房价数据终现“拐点”,市场上出现了“第三套房贷松动”等难辨真伪的信号,以及类似“房地产调控政策即将松绑”的论调,已持续3个月的房地产调控到底是“收”还是“放”,调控应如何发力?

  权威人士强调,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严重性和经济复苏的曲折性都超过了预期,宏观调控面临的“两难”问题增多。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和当前突出的紧迫性问题必须兼顾,而这些都必须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前提下进行。

  受访的多位专家和业内人士担心,“放”可能使得之不易的调控成果毁于一旦,随之而来的就是房地产价格出现新一轮报复性反弹,而过度“收”显然也会伤及经济。

  一方面,6月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同比上涨11.4%,去年6月房价在救市的效应下,已出现量价齐涨的局面,而今年同比仍增长,说明调控依然任重道远。

  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对楼市调控可能造成地方财政收入被“牵累”等表示了担心,而钢铁及铁矿石销量和价格的下跌,也让人们看到了房地产业拖累实体经济的隐忧。

  尽管理性回归之路艰难,但防止楼市的大起大落始终是各方的共识。专家认为:“房价的暴涨暴跌,对消费者、行业、银行和政府都是一种很大的伤害。”

  中国指数研究院副院长陈晟表示,从历年经验来看,处理好房地产与宏观经济关系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要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一定的增长。在“两难”形势下推进调控,重点之一就是落实保障性住房计划,强化政策的执行力来干预市场预期。

  不少专家认为高房价问题不仅仅是房地产行业的问题,上关乎数万亿元的商业贷款和个人贷款,下涉及几十个相关行业,中间还夹杂着千家万户。专家表示,楼市调控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只能采用“渐进疗法”。

  (据新华社北京7月14日电)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