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烟台市民将骑上“公共自行车”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15日03:30  大众网-大众日报

  ■核心提示■

  ◆市民凭身份证,交纳100元押金和100元的电子钱包费即可办理租车卡。使用时间不超过1小时不收取任何费用,使用满1小时可到任意站点再次刷卡免费续租,续租次数没有限制

  □ 本报记者 廉卫东

  本报通讯员 刘璐

  推广公共自行车渐成潮流,北京、上海,甚至一些县级城市都进行过此类尝试,但目前真正被公认能顺畅运行的,全国只有杭州和武汉两家。作为最早启动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 公共自行车免费服务系统” 公益项目的城市,烟台能否在此方面有新突破?

  1.5万辆公共自行车将覆盖城区

  一公里,这是不少市民从家门口或工作单位到公交站台的距离。 在烟台,这“ 最后一公里”意味着15分钟的步行,或者7元的打车费用,而这一切以后将有所变化。

  变化始于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引进。 记者近日从该系统建设方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公共自行车项目办公室获悉,烟台公共自行车系统首批站点目前已动工建设,预计今年9月全部完工。届时,在现有的公交体系之外,烟台将再拥有一个包括 300 个站点,1.5万辆公共自行车,基本覆盖城区的庞大系统。

  “ 从系统的设计,再到自行车站点的分布,我们力求做到两点,一是完全免费,二是方便快捷。”公共自行车项目负责人樊健青告诉记者。

  记者发现,只要使用时间不超过 1小时,使用公共自行车不收取使用者任何费用;使用满1 小时,如想继续使用,可到任意站点再次刷卡免费续租,续租次数没有限制;借车还车的流程也很简便,将借车卡在站点的刷卡器上一刷,骑上车就可以走;还车时再刷一次,车子就锁住了,运行顺利的话,整个过程只需大约3秒钟。

  在站点设置上,烟台的 300 个公共自行车站点主要集中在社区、校园、商圈、景点和公交车站等人流密集处,每两个站点的距离在500米左右,方便市民取车上路,也实现了自行车与公交站点、居民社区、商业网点、大型单位、旅游景点、高校园区等的对接。

  办理租车卡的手续也很简单,烟台市民凭身份证,交纳 100元押金和100元的电子钱包费即可。外地游客如想使用,则可通过旅行社申领临时借用卡。

  管理和“造血”是关键

  作为中国人权基金会公共自行车项目的负责人,樊健青经常在全国各地奔波,对国内公共自行车的发展非常熟悉。“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相对容易,难的是维护。管理和‘造血’,才是检验一个公共自行车系统能否顺畅运行的关键。”樊健青深有感触地说。

  管理的一个难题,是如何对数量庞大的自行车进行有效调度,避免出现部分站点车辆紧缺,而另一部分站点却车辆积压的情况。 为此,烟台公共自行车系统配置了庞大的后台数据库,可对每个站点、每辆自行车的情况随时监控,通过大量数据分析,对站点自行车的配置进行调度。

  另一个难题是如何制约使用中的不文明行为。为此,烟台尝试将公共自行车系统与市民信用体系相连。办借车卡实行实名制,市民如有损害车辆、过期不还等不诚信记录,就会被取消其租用公共自行车资格,并被列入诚信“黑名单”。

  “ 公共自行车系统要长久运行下去,‘自我造血’能力是关键。”对此项目颇为关注的鲁东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教授李世泰说。据测算,要让公共自行车系统正常运转,每月的人力成本、系统维护、车辆维修等消耗就需近百万元。

  面对这一压力,烟台拟采取“ 节流” 和“开源”并举的策略。其中,“有人+无人”相结合的站点管理模式,在国内还是首次使用。据悉, 300 个站点中,中心城区近 100 个站点为有人值守站点,其它200 个站点为无人值守,此举可大为减少运行成本。

  同时,对“ 造血功能” 的专业、 深度开发,已被摆上日程,一个专门负责此项事务的公司已经注册,站台和车身广告的招商工作也进入了操作阶段。“更长远的打算,我们将借助公共自行车庞大的网络和密集的人流,打造一个类似于‘物流网’的系统,使其成为品牌和信息流动的有效载体,最终实现收支相抵。”樊健青说。

  融入城市交通需多方配合

  尽管公共自行车还未正式投入使用,但不少烟台市民已经开始憧憬新生活。

  “ 我住的离海边不远,坐车去太近,走着去太远。等有了公共自行车,我就要天天去海边散步了。”在烟台一家网站论坛上,网民“快乐的鱼”如此诉说他的期待。

  但也有一些市民担心。 很多道路缺乏独立的自行车道,自行车与机动车、行人混行,机动车行驶速度过快等问题,是他们担心的焦点。

  “ 要让公共自行车真正融入城市的交通体系中,还需要道路规划、机动车驾驶人等多方面的配合。”李世泰指出,“现有交通格局下,公交车优先通行。大量公共自行车加入进来,应遵守什么原则?类似的问题需要多加探讨。”

  而烟台在近几年建设的北马路、 山海路等道路中,已开始统筹考虑“机动车、自行车、行人”的不同需求,每条路都规划设置了两侧各为 3.5 米的非机动车道。而今年新建改造的胜利路、滨海西路,还首次建设了自行车专用道。

  值得注意的是,烟台规划部门今年提出了“ 慢行系统” 的规划。 该规划将主要考虑自行车、行人的需求,以及过街天桥、地下通道等的规划,使自行车和行人能与公共设施实现有效对接,首批规划的近 100公里专用道,即将进入实施阶段。

  烟台市城市规划编研中心主任袁春桥告诉记者,慢行系统就是要在完善市区道路规划的同时,解决过去规划中的“车本位”理念,在交通得到优化的前提下,为各个层面的需求提供服务。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